车刚拐进林公馆的胡同,林晚秋就看到父亲林世昌站在门口,穿着长衫的背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
“爹。”她推开车门,声音有点发怯。
林世昌转过身,脸上的皱纹里都是焦虑,看到她身上的泥点,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去哪了?不是说去学校交论文吗?”
“我……”林晚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照陈峰说的做,“我在路边听黄包车夫说,日军在柳条湖埋东西,好像要……要对北大营动手。”
林世昌的脸色猛地变了,拉着她就往院里走,声音压得极低:“别胡说!这话能随便说吗?”
进了书房,林世昌反手锁上门,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铜制烟盒,手抖着抽出一支雪茄。他很少在女儿面前抽烟,除非是遇到天大的事。
“谁跟你说的?”他划着火柴,火苗映着他眼底的惊惶。
“真的是黄包车夫闲聊。”林晚秋看着父亲点烟的手在抖,心里更慌了,“他们说……昨晚就看见黑衣人在铁路边挖坑,还有人听见东洋话。”
林世昌猛吸了一口雪茄,烟雾呛得他咳嗽起来。他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外看——胡同口的槐树下,两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假装系鞋带,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林公馆的大门。那是日本领事馆的便衣,最近天天在这转悠。
“这事你别管了。”他放下窗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好好待在家里,明天我让老张送你去北平,跟你姑母住段时间。”
“爹!”林晚秋急了,“如果是真的呢?北大营那么多士兵,还有城里的老百姓……”
“老百姓?”林世昌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嘲讽,“你以为那些当官的会在乎?荣臻参谋长昨天还在六国饭店听戏,说‘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他走到女儿面前,第一次在她面前露出如此脆弱的表情,“晚秋,爹就你一个女儿。这奉天城,要变天了。咱林家能做的,只有保住自己。”
林晚秋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把她架在脖子上,在北市场的戏园子里看《精忠报国》,说“咱中国人,骨头不能软”。可现在,父亲的背好像驼了,眼神也浑浊了。
“可我是中国人啊。”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如果家都没了,去北平又有什么用?”
林世昌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他别过头,从书桌上拿起一个信封:“这是给荣臻参谋长的信,我本来想明天送过去,请他多关照咱家的粮栈。”他把信封递给林晚秋,“你说的事,我会想办法递个话。但你必须答应我,明天就去北平。”
林晚秋接过信封,牛皮纸的质感粗糙硌手。她知道,这已经是父亲能做的极限了——一个在商海里浮沉半生的人,早已习惯了明哲保身。
“我不走。”她把信封放在桌上,“我要留在奉天。”
林世昌刚想发作,院外突然传来老张的声音:“先生,日本商会的佐藤先生来了,说有急事。”
林晚秋的心猛地一跳。佐藤?是那个总来家里拜访,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日本商人吗?
林世昌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快步走到镜子前理了理长衫:“让他在客厅等着,我马上就来。”他回头看了林晚秋一眼,眼神复杂,“回房去,不管听到什么,都别出来。”
陈峰回到棚户区时,老烟枪正蹲在门口的石头上抽旱烟。烟袋锅里的火光忽明忽暗,映着他沟壑纵横的脸,像一幅被烟熏过的旧画。
“去哪了?”老烟枪往旁边挪了挪,给陈峰腾出块地方,“我去街口的粥铺给你打了碗热粥,在灶上温着呢。”
陈峰没说话,径直走进屋。灶台上的粗瓷碗还冒着热气,小米粥的香味混着柴火的烟味,在冷夜里格外让人安心。他端起碗一饮而尽,粥里的姜丝辣得他胃里暖烘烘的。
“碰到个丫头。”他把碗放在桌上,声音有点哑,“林世昌的女儿。”
老烟枪的烟袋锅顿了一下,火星掉在地上,烫出个小黑点:“林老板的千金?她怎么会跟你扯上关系?”
陈峰把柳条湖的事捡要紧的说了说,没提林晚秋想把照片交给学生会,也没说自己让她找林世昌递消息。他知道老烟枪在城里混了一辈子,比谁都懂“祸从口出”的道理。
“林世昌那人……”老烟枪磕了磕烟袋锅,“精得跟猴似的,可也滑得跟泥鳅。让他递消息?怕是转头就忘了。”
“总得试试。”陈峰走到窗边,撩开破旧的窗纸往外看。棚户区的夜晚不安静,狗叫声、孩子的哭闹声、远处日军岗楼的呵斥声,像一张乱糟糟的网,把整个奉天城罩得密不透风。
“试?”老烟枪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打开,里面是几块发霉的窝头,“你知道今儿个北市场的米价涨了多少?一升米涨到了十五个铜板,还是掺了沙子的。老百姓都在囤粮,知道要出事,可又能怎么样?手里的钱,够买三天的粮就不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奉天1931:兵王逆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奉天1931:兵王逆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