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破雾探绝域,冰海长风卷汉旌。
堡峙渡岛开互市,医暖寒疆化阻夷。
釜底抽薪分倭虏,釜中游鱼任烹治。
北疆自此归王化,万里海东奏永熙。
奥州既定,司马授首,本州岛烽烟渐息。然征东大将军魏延的目光,已越过津轻海峡的波涛,投向了那片更为苍茫、寒冷而神秘的土地——虾夷地(北海道)。陛下密诏“绝其苗裔”虽主要指倭人,然既涉倭国之事,则此毗邻之大岛,亦需纳入掌控,至少需绝其成为倭人残部负隅顽抗或与中原为患之后患。
伊势大营内,核心军议再度召开。气氛与前次商议攻坚奥州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几分审慎与谋划。
“虾夷地,据俘获之倭商及零星虾夷俘虏所言,其地苦寒,林密雪深,几无道路可言。其上所居之民,自称‘阿伊努’,与倭人不同种,貌多须髯,体魄雄健,以渔猎为生,性悍勇而朴拙,亦常与南下侵扰之倭人交战。”钟会率先禀报着搜集来的情报,他心思缜密,于此类信息搜集尤为擅长。
邓艾沉吟道:“此地看似荒僻,然其山林多良材,周边海域渔获极丰。若放任不管,恐倭人残部北上勾结阿伊努人,必成北疆之患。然若大军征伐,此地酷寒,补给艰难,纵能胜之,亦必伤亡惨重,耗费钱粮无算,恐非上策。”
魏延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扫过沙盘上那片标注简略的广阔岛屿,缓缓开口:“吾意亦不在兴师动众,远征苦寒不毛之地。所求者,乃以最小代价,控其要害,绝倭人北遁之路,并取其渔获木材之利,补我大军之用。当以‘羁縻’、‘分化’之策为主,武力威慑为后盾。”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其方略:“其一,择虾夷地南端要港(如渡岛半岛),筑一坚固堡垒,名曰‘北海堡’,作为贸易、屯兵之前哨。规模不必如银烽、伊势,重在扼守海峡,显示存在。其二,移九州、伊势医营之体系至此,此地苦寒,将士易生冻疮寒疾,需良医善药及时救治,亦可为招徕阿伊努人之手段——彼等缺医少药,我朝医术于彼而言,不啻神迹。其三,亦是最要者,开互市!以我所有,易彼所需。”
魏延眼中闪烁着精明务实的光芒:“倭人视阿伊努人为蛮夷,多以武力驱赶或欺诈贸易,以低价掠其毛皮、海产、木材。我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公平之价,甚至稍显优厚之价,以我铁器、布匹、盐巴、瓷器(虽珍贵,可少量用于展示)、乃至医药,交换其毛皮、兽筋、干鱼、木材。让阿伊努人知,附汉可得实利,远胜于附倭或与汉为敌!同时,明确告知阿伊努诸部,汉军只剿倭人,与其无涉,甚至愿与其共击倭寇!”
“大将军此策大妙!”陆抗赞道,“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而渐收虾夷之地利人心,使倭人残部于此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也。”魏延点头,“若阿伊努人中亦有冥顽不化、受倭人蛊惑而攻击我者,则雷霆击之,绝其首恶,以儆效尤。其余部众,仍以怀柔为主。此谓‘釜底抽薪’,分化瓦解。”
他最终点将:“钟会!”
“末将在!”
“你长于机变,通晓经济夷务,此番经略虾夷,由你总揽!予你楼船十艘,艨艟二十,精兵三千,其中包含五百擅长筑城之工兵,以及医营骨干十人。另拨付大量铁器、布匹、盐巴作为贸易物资。一个月内,给本将军在虾夷地南端站稳脚跟,建成‘北海堡’,打开贸易局面!可能办到?”
钟会精神一振,此等独当一面、展现其综合能力的机会正是他所求,当即拱手:“末将领命!必不负大将军重托,一月之内,定使虾夷南境,尽晓大汉威德!”
***
数日后,钟会率领着这支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的船队,再次劈波斩浪,穿过已是汉军熟悉航道的津轻海峡,抵达虾夷地南端的渡岛半岛(今函馆地区)。
与此前巡航威慑不同,此次船队满载人员物资,目的明确——建立永久性据点。
登陆点选在一处背风向阳、拥有天然良港的海湾。尽管已是春夏之交,此地海风依旧凛冽,空气中弥漫着松木与海腥的冷冽气息。
登陆过程异常谨慎。大批斥候率先上岸,控制周围制高点,搜索可能存在的威胁。确认安全后,大队人马物资才开始卸载。
李锐所在的营队再次被选中,负责初期警戒和探索。脚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赵小乙打了个寒颤:“嘶...这地方比奥州还冷!怪不得倭人打不下来。”
李锐观察着四周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远处覆盖着残雪的山峦,沉声道:“眼睛放亮些!此地人生地不熟,林深树密,小心冷箭。”
工兵营则在匠官指挥下,立刻开始选址规划,砍伐树木,平整土地。建造“北海堡”的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鉴于气候和防御需求,堡垒设计更注重保暖性和坚固性,大量使用本地巨木和石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强汉之墨色如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