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科病区的大楼,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走廊里,刚接班的小护士们端着治疗盘来来往往。
以前见了面,也就是点个头。
今天,她们看见周逸尘,都主动停下脚步,脸上带着客气又尊敬的笑容。
“周医生,早上好。”
“周医生早。”
周逸尘察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但他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他只是像往常一样,温和地挨个点头回应。
“早。”
不疏远,也不过分热情,还是那个不卑不亢的样子。
他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下,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准备去看看自己管的几个病人。
办公室的门就被人猛地推开了。
一个小护士扶着门框,跑得气喘吁吁。
是李娟。
“周……周医生!”
“急诊科,急诊科那边来了个重症病人,肚子疼得厉害,唐主任让你赶紧过去会诊!”
周逸尘闻言,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把病历本合上放好。
他没有半句推辞的话,直接站起身。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他对正端着搪瓷缸子喝茶的康健民说了一声:“康老师,我去趟急诊科。”
然后便跟着李娟,快步朝急诊科走去。
还没进急诊科的门,就听见了里面传来的呻吟声和家属焦急的哭喊。
急诊科主任唐建国正指挥着抢救,忙得满头大汗。
他一抬头,看见周逸尘,像是看见了救星,眼睛都亮了。
“逸尘,你可算来了!”
唐建国一把拉住他,指着抢救床上一个疼得蜷缩成一团的中年男人,语速飞快地介绍情况。
“病人,男,四十五岁,一个小时前突然上腹部剧痛,吐了好几次,疼得满地打滚。”
“我们查了体,腹部有压痛,但具体是哪儿,说不清楚,给的止痛药效果也不好。”
周逸尘听着,人已经走到了病床前。
他没说话,先是弯下腰,仔细观察了一下病人的脸色和状态。
然后,他伸出手,轻轻按在了病人的腹部。
“哪儿最疼?”他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有一种让人安定的力量。
病人疼得说不出话,只是指了指上腹部。
周逸尘的手指,在他的腹部不轻不重地按压、移动,检查得极其仔细。
几秒钟后,他直起身子,眼神里已经有了判断。
他的语气果断,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典型的急性胰腺炎。”
“马上给病人禁食禁水,立刻抽血查血淀粉酶,建两条静脉通道,大量补液。”
“另外,安排个腹部平片,排除一下消化道穿孔的可能。”
周逸尘的诊断和处理意见,清晰得像是一条条指令,干净利落。
唐建国愣了一下,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全是信服。
他立刻转身,对着旁边的医生护士大声喊道:“都听见了没?就按周医生说的办,快!”
急诊科里立刻又重新忙碌了起来,但这次,忙而不乱,有了主心骨。
处理完急诊科的会诊,周逸尘没有多逗留,转身回了内科病房。
他要开始自己今天的工作了。
他走到一个病床前,床上躺着的是一位姓孙的老大爷,因为慢性支气管炎住进来的。
老大爷本来正闭着眼睛喘气,听见脚步声,睁开眼一看是周逸尘,浑浊的眼睛里顿时有了神采。
他挣扎着伸出干瘦的手,一把拉住了周逸尘的白大褂袖子。
“周医生,你可来了。”
“我正跟他们念叨呢,就想等你查房。”
周逸尘也不急,顺势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把老大爷的手轻轻放回被子里。
“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
老大爷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
“咳得还是厉害,尤其是夜里,一躺下就感觉有东西堵着,喘不上气。”
“昨天那个药吃了,心里有点烧得慌……”
这些细节,他之前都没跟别人这么详细地讲过。
周逸尘就那么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没有一点不耐烦。
等老大爷说完了,他才拿起听诊器,又给老大爷仔仔细细地听了一遍肺部。
他看了一眼用药记录,沉吟了片刻。
然后,他拿起笔,在病历本上划掉了一个药。
他对旁边站着的家属,老大爷的儿子说道:“叔,我把原来一个对肠胃有点刺激的药给停了,换个温和点的。”
“另外,你回家后,可以去药店买点川贝,磨成粉,再买个梨。”
“把梨核挖掉,把川贝粉放进去,上锅蒸熟了,每天给大爷吃一勺。”
“这个不治病,但是能润肺,让他嗓子舒服点,也能少咳一些。”
这几句话,他说得简单又明白。
老大爷的儿子听完,激动得直搓手。
“哎!哎!我记下了!”
“周医生,真是太谢谢您了!您想得太周到了!”
病床上的老大爷也跟着连连点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医生,真是个好医生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