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君臣佐使,精准配伍,每一方都是气血生态的“修复工程”
中医方剂的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如同建造房屋,君药为“主梁”,定核心功效;臣药为“立柱”,辅助君药;佐药为“门窗”,调和药性;使药为“通道”,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岐大夫为林氏开具的四方(逍遥散、加味归脾汤、人参炮姜急救方、十全大补汤),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精准的配伍逻辑,每一方都针对不同阶段的病机,实现“方证对应”。
1. 逍遥散:疏肝解郁的“河道清淤方”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解郁的经典方剂,岐大夫将其作为初期治疗的核心方剂,用于疏通肝气郁结的“河道”。
君药:柴胡。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柴胡辛散苦泄,能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如同河道清淤的“挖掘机”,快速破除肝气郁结,恢复气血的顺畅运行——这是逍遥散的核心功效,也是针对林氏肝失疏泄病机的关键用药。
臣药:当归、白芍。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本草纲目》称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能养血活血,为肝气疏泄提供“物质基础”,避免疏肝太过导致耗血;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如同给疏通后的河道“加固堤坝”,防止肝气再次郁结。二者一温一凉、一散一收,既能辅助柴胡疏肝,又能养血柔肝,避免疏肝伤血。
佐药: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神农本草经》称其“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顾护脾胃,防止肝气横逆犯脾;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健脾利湿、宁心安神,辅助白术健脾,同时排出体内痰湿,减少瘀滞;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疏肝理气,其轻清透达之性,可增强柴胡的疏肝之力,如同给淤堵的河道“通风换气”,让肝气疏泄更彻底;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能温中止呕、发散风寒,调和白术、茯苓的寒性,保护脾胃的阳气。
使药:炙甘草。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能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如同“粘合剂”,将各方药效融合,避免药性冲突。
逍遥散的配伍精妙之处在于“疏肝而不伤肝,养血而不滞血”:柴胡疏肝为核心,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为辅助,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为根本,薄荷、生姜增强疏泄、调和脾胃,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围绕“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病机,实现“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恰如给淤堵的河道清淤疏渠,同时加固堤坝、清理杂草,为气血运行恢复通畅的通道。
2. 加味归脾汤:健脾养血的“源头补给方”
加味归脾汤出自《济生方》,是在归脾汤基础上加减而成,岐大夫将其与逍遥散交替使用,用于修复脾胃功能,补充气血生成的“源头”。
君药:人参、黄芪。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经,《本草纲目》称其“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如同给贫瘠的田地“施加基肥”,快速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辅助人参补气,增强脾胃的生化能力——二者合用,是补气健脾的“黄金组合”,针对林氏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的核心病机。
臣药:白术、龙眼肉。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人参、黄芪配伍,增强健脾之力,如同给田地“翻土松土”,改善脾胃的运化环境;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本草纲目》称其“开胃益脾,补虚长智”,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为气血生成提供“原料”,同时缓解林氏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焦虑。
佐药:当归、远志、酸枣仁、木香。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养血活血,与龙眼肉配伍,增强养血之力,同时避免补气太过导致气滞;远志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能安神益智、祛痰开窍,辅助龙眼肉安神,缓解林氏的忧思焦虑;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能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增强安神功效,改善睡眠质量;木香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其行气之力可避免人参、黄芪等补药壅滞,如同给进补的“田地”“通风透气”,让气血生化更顺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