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龙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的咸阳城。街道上,百姓们忙着搬运粮食,孩童在巷口追逐嬉戏,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农夫正围着新立的田界碑,兴奋地议论着今年的收成。他想起商鞅车裂那一日,咸阳街头百姓的哭声,想起世族们在家中设宴庆贺的场景,那时的他们,都以为新法会随着商鞅的死而废止,却没想到,惠文王竟将这新法守得比谁都牢。
“商君虽死,新法未亡啊。”甘龙喃喃道,“咱们斗了这么多年,终究是输了。但输得不冤,你看这咸阳城,比十年前热闹了多少?百姓的日子,比十年前好了多少?秦国要强盛,终究得靠新法。”
杜挚点点头,不再说话。两人沿着宫墙慢慢走,梧桐叶落在他们的肩上,又被风吹走。不远处,一队秦军士兵正列队走过,甲胄鲜明,步伐整齐,脸上带着昂扬的斗志。那是新法下训练出的军队,是秦国东进的底气,也是老世族们再也无法撼动的力量。
几日后,惠文王下旨,将世族妥协之事昭告全国。各地百姓闻讯,无不欢欣鼓舞。在商於之地,王翦正带着士兵帮助百姓修缮水渠,听闻消息后,对身边的将领笑道:“君上这一手,比咱们在战场上打胜仗还管用。世族归顺,新法再无阻碍,往后秦国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将领点头道:“是啊,之前还有些世族子弟暗中挑拨百姓,如今他们自己都遵新法了,百姓们自然更安心。再过几年,恐怕没人会记得旧俗是什么样了。”
王翦望着远处的农田,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新法的推行,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人心的转变。如今老世族妥协,人心归向,秦国就像一艘扬起风帆的大船,正朝着强盛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在咸阳的相府中,张仪正拿着甘龙等人签下的文书,对惠文王笑道:“君上,世族归顺,新法稳固,如今咱们可以专心谋划东进之事了。魏、韩两国早已疲弱,楚国虽强,却内部矛盾重重,只要咱们步步为营,不出十年,秦国定能成为天下霸主。”
惠文王坐在案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璧,目光深邃:“张仪,你说得对。但东进之事,不可急躁。如今新法虽无阻碍,却仍需时间巩固。待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士兵们都练好武艺,咱们再挥师东进,那时,天下无人能挡。”
张仪躬身道:“君上英明。”
惠文王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秋景。咸阳城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的云彩融为一体,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他知道,这安宁的背后,是新法的支撑,是百姓的信任,也是老世族们最终的妥协。这场持续了十余年的新旧之争,终于以新法的胜利画上了句号。
往后,秦国再无新旧之分,只有一心向前的君臣百姓。惠文王握紧了手中的玉璧,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守住商鞅留下的根基,让秦国在新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终有一日,让天下皆归于秦。
秋风吹过,带来了远处农田里的稻香,也带来了秦国未来的希望。章台宫的铜铃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旧时代的悲鸣,而是新时代的序曲。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代风云五千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