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来村部找到张良,直接说道:“张良,今天要给铭利办喜事,晚上请村里人喝喜酒,你现在就去泾河东的镇上,担两大罐酒回来晚上喝,顺便再捎点猪肉和青菜,这是钱。”说完,不由张良分说,就掏出张花给他没花完的钱,递了过来,在张良面前,说话那是命令式的。
张良听了惊奇的问道:“三叔,什么时候给铭利说得媳妇?这么快就办喜酒?从来没听说呀。”张良想问清楚情况。
“铭利都多大了?你还嫌快了?你没看三叔我都等不及了,钱拿着赶紧去办事,不能耽搁了,晚上没酒喝,咱的人那是丢不起。”铁锁不要张良啰嗦,直接办事。
张良看着三叔,根本不让他有着推辞的理由,只好接过钱,心里想,这趟差事是躲不过了,还是按顺水人情做吧,要不三叔不乐意了,娶媳妇必定是高兴的事,自己不能扫了三叔的兴致。
然后对李义说:“李义,晚上都来喝喜酒,把媳妇带上,不管别人来不来,你可不能缺席。”
李义连忙应道:“看三哥说的,喝喜酒怎么能少了我,你放心,我保证到。”自己娶媳妇,人家可是出了力的人,那人情一辈子都还不完,今天必须还人情。
真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唯恐他人不捧场。
喜酒上桌要待客,只为人前争风光。
张良要去河东,得需回家给金珠打个招呼,免得金珠吃饭等他。进门只见三婶已和金珠说着话,便问三婶道:“三婶,铭利媳妇是那里的?没听说他们结婚,你就这么着急道喜?办过结婚证没?婚事不能忙,煎饭不能尝,现在是新社会,婚姻大事,不能仓促办事,以后会出现很多麻烦,有些事情后边没法解决。”他还是担心这个女人来路不正,三叔一家急于铭利的婚事,容易上当受骗。还有现在对外来人口,没根没底的人进行登记遣返,若放在他身上这事咋办?
谁知三婶说道:“铭利媳妇是你三叔从县城领回来的,是个外地的,老家不清楚是那里的,咱们管她是哪里的?只要能跟铭利睡在一起,给我生个大胖重孙就行,咱们这里以前不也有过外地来的,就像金珠的婆婆,不照样过日子生孩子。”这三道梁上,也有从外边来的先例,胡凤莲就明指着金珠的婆婆,张良自然明白,但那是过去事了。
张良还不死心,继续解释道:“现在解放了,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有婚姻法,没有结婚证,那是违法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国家政策是不允许的,我和金珠都是领过证的。结婚这么大的事,自己怎么敢随随便便,那还不乱套了?被人举报,让政府遣返回去怎么办?”张良讲了政策。
三婶说道:“你和李义就是咱们村管事的,你们不说谁知道?我告诉你,你俩千万不要坏了我家的好事,要是你们把铭利的婚事搅黄,让铭利打了光棍,我和你们就没完。你要知道,我们也是花了大价钱的。不能让我的钱打了水漂,我们挣钱容易吗?这事你们装聋作哑不就行了。”胡凤莲说着自己苦处,并有逼张良闭嘴的意思。
金珠见三婶急了,就对张良说道:“你说啥话?政策归政策,人情归人情,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就过去了,何必和三婶一家人较真?你没看三婶一家人,为铭利媳妇急成啥了?”金珠不想让三婶着急,就劝张良不要认真,何况这是三叔家的事,自己和铭利本身有着恩怨,不想在这事中有所参与,好坏他们受着,跟我们没关系。三婶一家没有计较她和铭利的恩怨,就给了很大的人情,咱再不能和她家起冲突,新矛盾带起了旧伤,那就划不着了。
真是: 好言相劝她不听,按照意愿任意行。
只因亲情难割舍,听他摆布顺他情。
“还是侄子媳妇懂道理,你按你三叔安排的去办事,没酒喝道什么喜?金珠,你跟我帮忙去,叫铭阳媳妇一起去吧,让人看看,咱们这份人,各个家庭人丁兴旺,别人比不了。”胡凤莲对着金珠说道,一家人执意要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金珠忙说道:“三婶,铭阳媳妇大着肚子,做不了啥,去了反成累赘,还是算了吧,我去就行。”金珠明白,这是人家的人情话,根本没有那个心意,她就实话实说,胡凤莲也没有再坚持,就说道:“做不了啥,晚上过来看看热闹。”金珠只好点头答应。
张良见给三婶说不通道理,就对金珠说道:“我去河东买酒去,中午肯定回不来,就别等我吃饭了,回来肯定到下午了。”他按路程远近估摸着时间。
“这不就对了,你只给帮忙办事,少说别的闲话,村上的事不是你家里的事,不要拿回家里来说,给你拿几个馍,路上肚子饿了吃。”金珠叮嘱道。
张良点头答应,就去找扁担,答应的事,就不能耽误了,失误了三叔可不答应。
金珠就跟着三婶去了她家,叔伯兄弟给儿娶媳妇,没有不帮忙的道理,这也是家族传统,那家遇到大事,都需相互帮忙,几十年延续下来的规矩,他们只能遵守,不能破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浊流滚滚》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浊流滚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浊流滚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