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进入定调环节。秘书处把三页薄薄的“会议纪要草案”投到屏幕,第一行写着:岭州经验可推广。后面四点原则清楚到近乎刻板——
一是先试点、后立规:由四九城牵头,选三省八市跟进“白名单专回路—预交楼—表列—以查促建”组合包,观察一季。
二是干部考核并联:群众旁听席保留,正负面表列纳入“第一线表现分”,季度通报、月度黄卡、周度纠偏、日度上墙。
三是风险边界前置:质量否决权高位不撤,消防、燃气、水质三条红线全国同口径;金融“坐席核验—深夜审批曲线”纳入监管常规抽查。
四是信息公开克制:不拼热词,不靠喊话,只上“编号—路径—回执—旁听”;老人版入口一并作为强制项。
纪要念完,主持人扫视全场:“如无异议,将报批。”右侧一列很快举起了手,左侧几位抬眼互视,最终也缓缓点头。木槌落下,声音不大,却清晰。
散会之前,主持者点名请李一凡用一个词概括岭州经验。李一凡想了两秒,说:上墙即考。四个字落下,会议室里出现一次罕见的一致微笑。那不是迎合,而是轻松。把难事交给制度去撑,把脸收回去,日子就好过。
走出会场的走廊,几位老前辈拉住他寒暄,有人拍着他的肩,语气又轻又稳;也有人不动声色,只伸出手握一下,手心有力。常之朗走在后头,注意到角落里一位来自北方某省的主官一直没说话,只在翻阅“纪要草案”时,用指肚在“群众旁听席”四个字上停了一会。那一停,像暗涌。常之朗把这个细节记进本子。
临近傍晚,四九城的天边透出一丝亮光。李一凡刚上车,手机振动,是短短一句:尺度拿稳。落款是林副总理。没有表态,没有指示,只有四个字。李一凡回了两个字:明白。车窗外的御道整齐向后退,他闭上眼,脑子里却在倒数今晚岭州“事实清单”上墙的时间点和编号序列。
回到驻地,他没有开会,也没有安排迎送。他让常之朗把三件小事发回岭州——
第一,把“代表人诉讼—老人版入口”固定到首页第一屏,字体再放大两号;
第二,把“合规修复榜”的旁听席引入标准化,群众代表签名图下加上“修复照片对照”;
第三,把“凡星子池—投研决策公开摘要”并入“以查促建观察项”,每一笔投前尽调、投后里程碑都贴编号,接受群众侧的旁听和提问。
他把纸翻回“湾南新城”的那页,在“智造学院—人才公寓—两所小学一所中学”的连线旁画了一个小圈,留出空白:回流与就业的曲线,明天起要并到首页第二屏。他清楚,中央定调“可推广”,不是给岭州一顶帽子,而是在山梁上把一块石头向前推了一寸。石头一旦动起来,就得有人跟着顶住,不然它会倒过来砸自己。
夜里九点半,岭州透明窗首页更新,《事实清单(十六号)·书记会议日》。首屏第一行,直接贴上“会议纪要草案”的四点原则;第二屏并上“回流—就业”双曲线;第三屏是“表列净得分—动作强度”四市并屏;第四屏固定“老人版入口—代表人诉讼”大按钮。
评论区的第一条留言来自一个网名“搬家小哥”的用户:搬得动,是因为看得见。第二条留言说:今天把电视关了,但把“透明窗”开大了。
湾南的海风吹过机位。机器人车间的那条试产线,机械臂在凌晨前做完第一千次重复测试,灯灭又亮。广城江边,夜校的教官团还在讲“审批日志四同屏”,有人困得眼圈发青,但手上的笔没停。桂浦大厅的取号机预设了第二天的弹窗字体,岭北的抽签视频自动备份多了一处云端。韶川财政的“时滞红环”又淡了一圈。
四九城的楼外,旗帜安静。李一凡写完最后一行字,合上本子。灯灭之前,他把“上墙即考”四个字写在纸条上,折好,夹进纪要。那是岭州带过来的词,也会成为更多地方将要说的词。会场已散,节拍却在走。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