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搅拌的那几分钟,恰好让反应更彻底!”
“还有之前混合原料、控制酸碱度……每一步的‘失误’和‘凭感觉’,都踩在了最优工艺点上!这简直是……”
专家们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只能疯狂记录每一个细节,包括林墨那些看似无心的“吐槽”和“解释”。
反应结束后,经过反复清洗至中性,得到了略带淡黄色的絮状沉淀——这就是初步的壳聚糖。
“好了!最关键的部分完成了!”林墨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现在,我们让它溶解。”
他将壳聚糖沉淀放入少量稀释的醋酸溶液中,缓慢搅拌。渐渐地,絮状物溶解,形成一种略微粘稠的、透明的胶状液体。
“成功了!看,这就是我们的‘塑料原浆’!”林墨用玻璃棒挑起一些,拉出了细丝,兴奋地展示给镜头。
弹幕的风向开始转变。
“卧槽?真溶解了?”
“从虫子壳到这果冻一样的东西……有点神奇啊!”
“虽然过程恶心,但结果好像挺像那么回事?”
“墨神难道真要成功?”
“最后一步,成型!”林墨将一部分胶体液倒入一个平底的玻璃皿中,准备流延成膜。另一部分,他则倒入一个小型手动压力机的模具里,模具是他随手找的一个卡通小熊形状。
“我们让它自然风干一部分水分,然后稍微加加压,让它更致密。”林墨(假装)研究着那个手动压力机,“压力大小……嗯,差不多就是我吃奶的劲儿吧!”(实则施加的压力恰到好处,既能排出多余水分和气泡,又不会破坏分子结构)。
等待薄膜干燥和压制成型的过程中,林墨也没闲着,继续和弹幕插科打诨,普及(夹带私货的)“环保知识”。
“大家想想,如果这种材料能大规模生产,以后塑料袋、包装膜、一次性餐具,甚至一些农用地膜,都可以用这种虫子壳做的塑料来代替!用完往堆肥厂一扔,或者直接埋土里,几个月就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一些无机盐,回归大自然,多环保!”
“原料?原料更不是问题!餐饮垃圾里的虾蟹壳,养殖业产生的昆虫脱下的皮,甚至以后可以专门养殖一些高产的昆虫……这可是真正的变废为宝,循环经济!”
几个小时后,薄膜基本干燥成型,小熊模具里的东西也压好了。
林墨小心翼翼地揭下那片薄如蝉翼、略带透明和淡黄色的薄膜,将它对着灯光。
“兄弟们,见证奇迹的时刻!”灯光透过薄膜,显示出其均匀的质地。“看看这透明度,虽然比不上最好的PE膜,但做包装袋绝对够了!”
他用手尝试撕扯薄膜,薄膜表现出良好的韧性和强度。
“韧性不错!比我想象的结实!”
接着,他又从压力机中取出那个小熊形状的白色片状物,质地类似硬质塑料。
“看!我们的小熊印章!哦不,小熊塑料牌!”林墨拿着那个小熊塑形制品,在镜头前展示,“虽然细节粗糙了点,但这证明它是可以塑形的!”
为了进一步证明其可降解性,林墨将一小块薄膜碎片和一个普通塑料袋碎片分别放入两个装有湿润土壤的透明杯子里。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对照实验。”他将杯子放在摄像头前,“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敢打赌,过几周,我这个虫子塑料肯定已经开始分解了,而那个普通塑料袋,肯定还纹丝不动!”
直播到这里,效果已经拉满。从最初的重口猎奇,到过程中的科学(?)操作,再到最终成品的直观展示和环保意义的升华,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结果更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
弹幕彻底沸腾。
“牛逼!!(破音)”
“真做出来了?!我tm人傻了!”
“从今天起,看小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要是能推广,绝对是功德无量啊!”
“墨神,求量产!求合作!”
“环保少女快来学学!什么才是真正的环保!”
“虽然但是……用这塑料装吃的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林墨看着热闹的弹幕和手中那片轻盈的薄膜,脸上露出了(伪装出的)疲惫而满足的笑容。
“总算……没白忙活!虽然过程有点……嗯,味道独特。但为了环保,值了!”
他心中默念:“系统,提交任务。”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完成整活任务“虫壳新生——向白色污染宣战!”。直播过程符合要求,成品直观展示了可降解生物塑料的潜力。任务完成度评价:优秀!】
【任务奖励发放:技术礼包- 【甲壳素改性材料技术全谱系】已传输至宿主意识绑定空间,并可随时通过“合理”方式“泄露”给相关研究机构。】
【宿主贡献点大幅增加。对生物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联理解加深。获得微弱“物质结构解析”能力,可初步感知非生命有机材料的分子排布紧密度与潜在弱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