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能有如此效果?”有人追问。
王联络官顿了顿,语气凝重地说:“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推测…可能是…纳米级别的材料或结构。”
“纳米材料?”会议室一片哗然。
纳米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前沿中的前沿,通常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制备工艺。一个主播在野外用垃圾制作的滤器里,怎么可能用到纳米技术?
“这只是推测,”王联络官补充道,“但这是唯一能合理解释异常过滤效果的方向。或许,主播掌握了一种我们未知的、极其简易的纳米材料制备或附着技术,并在此次直播中进行了‘伪装’下的测试。”
这个推测让所有专家都屏住了呼吸。如果这是真的,那意义将远超一次简单的净水演示!这意味着一种可能颠覆现有水处理行业格局的黑科技,以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悄然浮现了。
部长当机立断:“成立‘低成本应急净水技术’专项组,代号‘清源’。首要任务:第一,立即组织力量,根据直播中展示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一比一复现实验,验证效果,并尝试找出异常效果的原因。第二,集中材料学、化学、环境工程领域精锐,重点攻关主播提到的‘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方向,寻求低成本制备技术的突破。第三,密切关注‘LM’后续动态,分析其所有言论中可能的技术线索。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破解这套‘袜子滤水器’背后的秘密!”
“清源”项目组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国家级实验室的资源被迅速调动,最好的研究人员被召集。然而,复现实验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烦。
无论研究人员如何严格按照直播录像中的顺序和方式(甚至找来了同款袜子和相似来源的沙石木炭)组装滤器,过滤效果都远不如林墨直播中所展示的。出水虽然比原水清澈,但浊度和色度指标仅达到普通慢滤池的水平,与监测数据相差甚远。
“问题出在哪里?”项目组长,一位资深的水处理专家焦躁地踱步,“材料?过程?还是…我们忽略了某个决定性的细节?”
就在这时,材料分析小组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对林墨直播中使用过的同批次木炭碎渣(通过特殊渠道获取)进行了极其精细的观察。结果发现,在这些普通木炭的微观孔隙表面,竟然附着着一层极其均匀、结构奇特的网状薄膜!这层薄膜的厚度在纳米级别,其孔径分布高度均一,远远超出了天然木炭可能形成的孔隙结构!
“这是…人工修饰的痕迹!”材料学家声音颤抖,“这层薄膜具有明显的超滤膜特征!它能有效拦截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甚至部分病毒!这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
消息传到“清源”项目组和水利部,引起了巨大震动。猜测被证实了!林墨确实在滤料上动了手脚,他掌握了一种能够简易赋予普通材料纳米级过滤能力的技术!
“立刻分析这层薄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部长下令,“同时,扩大检测范围,检查沙石、甚至…那只袜子可能残留的纤维样本!”
更深入的分析结果陆续出炉。那层纳米薄膜的主要成分是经过特殊改性的纤维素衍生物,其交联方式前所未见,形成了兼具高机械强度和优异亲水性的三维网络结构。最关键的是,初步的成本模拟显示,这种改性材料的原料来源广泛(主要是植物纤维),制备工艺似乎…并不复杂?
水利部如获至宝!这意味着,一种可能极其廉价、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纳米滤膜技术,已经露出了冰山一角!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制造便携式应急净水器,更可以应用于村镇小型水厂改造、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等多个领域,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必须尽快与‘直播间办公室’建立更紧密的协作机制!”部长激动地说,“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这种技术细节的信息!哪怕只是主播无意中透露的只言片语!”
而这一切风暴的中心,林墨,对此一无所知。他正窝在自己的小公寓里,美滋滋地研究着系统刚奖励的【高效低成本复合吸附材料配方】和【微型低压高效电解杀菌模块设计图】。
“嗯…这个吸附材料,主要成分是…改性沸石和某种工业废渣?看起来成本确实很低。电解杀菌模块…用普通的5号电池就能驱动?这效率有点逆天啊…”林墨挠着头,“下次直播找个什么理由把这玩意儿‘不小心’弄出来呢?就说我改良了净水器,加了点‘祖传秘方’和‘废品站捡来的小马达’?”
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上次直播中,系统提供的【纳米级滤膜技术】奖励,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他处理滤料时,通过极其隐秘的手段(如那看似无意的弹指)将纳米材料附着了上去。而这项技术,已经让国家水利部门陷入了怎样的狂热与忙碌。
几天后,林墨例行开播,这次的内容相对平淡,是修理一个爆笑的“跳舞仙人掌”玩具。但在直播间隙,他“随口”提到了上次的净水挑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