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寄出的外星基因样本,如同墨青预期的那般,在特定的圈子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地震。只是这震波传导于深海之下,寻常民众依旧享受着岁月静好的平凡日常。
京华大学生物信息与基因工程实验室在初步检测到样本的异常后,立刻启动了最高保密预案。李院士亲自带队,在签署了数十份保密协议后,于国家指定的某个绝密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对那管幽蓝色、闪烁着银光的奇异物质进行了联合攻关分析。
分析结果令所有参与项目的顶尖科学家瞠目结舌。
样本的基因结构完全颠覆了现有的生物学认知。那并非基于DNA/RNA的碳基生命蓝图,而是一种以硅酸盐骨架为主体、嵌入某种未知能量节点形成的复杂三维信息编码结构。这种结构极其稳定,对高温、辐射、强酸强碱等极端环境展现出惊人的耐受性,更令人震惊的是,它在特定频率的能量场照射下,会表现出类似“活性”的响应——其内部能量节点会规律性跃迁,并引动周围微观粒子进行有序排列!
那份随样本附带的“匿名报告”,其价值在此时凸显无疑。报告中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制备工艺或技术细节,但其指出的几个关键“能量传导基因序列”以及对其功能的推测,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数盏明灯,为研究方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引。
基于报告的思路,联合研究团队调整了实验方向,集中力量攻关能量场与样本的相互作用。短短数日之内,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成功复现了报告中所描述的“能量场诱导物质有序排列”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物质耦合”理论雏形。虽然距离理解并应用这种外星生命的全部奥秘还差之千里,但仅仅是这初步的理论突破,就已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种基于该理论启发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实验室中诞生。这种材料在通电(特定频率电磁场)时,其物理强度、韧性、耐热性会呈指数级提升,断电后则恢复常态。其性能提升幅度,远超目前地球上任何一种已知的智能材料或记忆合金!
另一组团队则从样本的能量节点结构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密度能量存储单元设计理念,理论上其储能密度将是现有最佳锂离子电池的百倍以上,且充放电速度极快!
消息在极少数有权限知情的高层中传开,引发了巨大轰动。这不仅仅是几项技术突破那么简单,这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潜力无限的科技树分支被开启了!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当年核技术的诞生。
最高层下达了明确指令:集中全国顶尖力量,成立“盘古计划”专项组,以此份外星基因样本和匿名报告为起点,全力攻关新型材料、能源技术及衍生应用。同时,对该匿名寄送者的搜寻优先级提升至最高(但指令强调,搜寻必须以绝对谨慎、友善的方式进行,避免引起对方任何反感),并对所有参与人员实行最严格的保密与保护措施。
然而,与沸腾而隐秘的科研界相比,国家的另一套体系——“特管办”及其关联的安全部门,却保持着高度的冷静,甚至可以说是警惕。
在一间绝密的会议室中,烟雾缭绕。林建国也在列,但他的级别只能坐在靠后的位置。主持会议的是一位肩章上缀着松枝的长者,神情肃穆。
“同志们,‘盘古计划’的潜力毋庸置疑,这是国之大幸。”长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份‘礼物’背后可能蕴含的风险。”
他调出了一份内部评估报告,投放在大屏幕上。
“第一,来源风险。寄送者是谁?其目的是什么?是善意馈赠,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技术试探’或‘文明诱导’?我们无法排除这是某个未知地外文明,或者…某个我们尚不了解的、隐藏在地球上的超然个体或组织的所为。”
“第二,样本本身的风险。我们目前研究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纯净体’。报告中也提到,该种族擅长利用能量场。那么,完整的基因序列是否隐藏着我们尚未察觉的‘后门’或‘指令’?大规模应用相关技术,是否会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甚至…招致样本原属文明的关注?”
“第三,技术失衡风险。此项技术的突破性太强,若管理不当或过早泄露,极易引发国际社会的剧烈动荡、恶性竞争甚至冲突。我们必须确保技术在可控范围内发展,并做好应对一切可能觊觎者的准备。”
林建国听着领导的讲话,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墨青的身影。那个在落霞山轻描淡写解决变异野猪、面对招揽淡然拒绝的少年。他会是寄送者吗?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一个高中生如何能获得这种地外科技?但墨青身上的种种神秘,又让他无法完全排除这个念头。
“因此,总部决定,”长者继续说道,“‘盘古计划’与‘昆仑行动’并列为当前最高优先级任务。‘盘古’主攻技术,由科学院牵头;‘昆仑’主攻超自然现象及潜在威胁,由特管办负责。两部信息必须实时共享,协同研判。同时,信息安全部门全力追查匿名寄送者,但原则是‘只观察,不接触,不惊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钓鱼就变强:我的鱼竿通万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钓鱼就变强:我的鱼竿通万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