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推开知足堂的雕花木门时,晨雾还未散尽。青石板上凝结的露水沾湿了他的布鞋,红木地板在宫灯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墙角的檀香炉飘出袅袅青烟,混着艾草与薄荷的清香。他轻手轻脚地将工具箱放在第三张藤椅旁,箱内的修脚刀、磨脚石、嵌甲钳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每一件工具都裹着蓝布套,边缘处因反复使用磨得发亮。
小林来了?王师傅从后厨探出头,围裙上沾着熬制艾草汤的褐色痕迹,白瓷碗里还冒着热气,二楼张奶奶预约了九点,记得带上灰指甲专用的锉刀。她上个月新配的假牙不太利索,修完脚给她端碗银耳羹。林夏应了声,目光扫过墙上的锦旗,最显眼的那面绣着妙手仁心,金线绣的字迹在晨光中微微发亮,那是去年一位退伍老兵送来的,说治好了他折磨十年的鸡眼。
换好亚麻布鞋套,林夏开始擦拭修脚台。黄铜脚盆边缘还留着昨夜客人的水渍,他用软布仔细打磨,直到映出自己清瘦的脸庞。七年前初到店里,他连握刀的姿势都不对,给客人修鸡眼时手一抖,差点划破皮肤。王师傅把他拽到后院,指着满墙的老照片:修脚是匠人活,靠的不是手,是心。你看这些前辈,有的干了一辈子,去世前还攥着修脚刀。照片里的老师傅们神情专注,皱纹里都刻着岁月的沉淀。
八点半,第一位客人是拄拐杖的李大爷。林夏半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褪去老人结满厚茧的袜子。脚指甲已经变形卷曲,嵌进肉里的部分泛着红肿,散发着淡淡的腐臭味。疼了半个月咯。老人叹了口气,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抓着藤椅扶手。林夏打开消毒盒,取出柳叶刀,刀刃在酒精棉上轻轻擦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当刀锋贴着皮肤游走时,他想起师傅的教诲:下刀要稳如磐石,却得轻似羽毛。每削下一片指甲,都要观察老人的表情,确保没有丝毫疼痛。
正午时分,店里突然涌进几位年轻女孩。为首的姑娘穿着十厘米的高跟鞋,抱怨着美甲店修的脚太疼,趾甲边缘还渗着血。林夏戴上医用手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是嵌甲引发的甲沟炎,得先消炎。他调了碗温热的中药足浴液,里面漂浮着薄荷叶和金银花,清香四溢。女孩把脚放进脚盆的瞬间,发出舒服的叹息。林夏一边按摩她的小腿,一边讲解护理知识:以后别穿太紧的鞋子,剪指甲要平着剪。想起自己第一次独立处理嵌甲时,紧张得后背全是汗,差点把消炎药用错。
傍晚收工前,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中年男人跛着脚,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布满静脉曲张的青紫色纹路,像扭曲的蚯蚓。林夏发现他的脚底布满厚厚的老茧,却有一处异常凹陷。跑了二十年长途。男人苦笑着说,以前年轻,觉得脚疼忍忍就过去了,现在连走路都费劲。林夏用热毛巾敷在他脚上,等皮肤软化后,用磨脚石轻轻打磨,又调配了活血的药膏:以后每两个月来一次,别让老茧伤了筋膜。男人走时,塞给他一张皱巴巴的钞票:小伙子,这钱拿着买烟抽。林夏推辞不过,转身把钱放进了店里的爱心箱。
深夜打烊后,林夏留在店里练习刀工。他把白萝卜切成薄片,在上面练习旋、削、切的技法。刀锋过处,萝卜片薄如蝉翼,在台灯下透出微光。有时一刀失误,划破了手指,鲜血滴在案板上,他就用创可贴简单包扎,继续练习。手机在围裙口袋震动,是妻子发来女儿的视频。画面里,六岁的小雨举着自己画的修脚大师爸爸,画纸上的小人戴着夸张的护目镜,脚边堆满彩色的脚丫,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爸爸最厉害!
生活的考验总是不期而至。母亲突然查出腰椎间盘突出,需要立即手术。手术费像座大山压得全家喘不过气。林夏白天在店里工作,晚上去夜市摆摊修鞋。有天暴雨突至,他抱着工具箱在雨里狂奔,却发现包里的修脚刀被雨水泡得生锈。那夜,他蹲在昏暗的路灯下,用砂纸一遍遍打磨刀刃,泪水混着雨水滴在冰冷的金属上。第二天,他带着修复好的刀具去上班,王师傅默默递给他一个新的工具箱:拿着,算店里借你的。
转机出现在一次社区义诊。林夏跟着师傅去敬老院,为老人们免费修脚。一位坐轮椅的奶奶拉着他的手不放:小伙子,我这双脚十年没这么舒服过了。老人的脚上布满厚厚的死皮,指甲长成了螺旋状,林夏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小心翼翼地修剪、打磨。临走时,老人颤巍巍地塞给他一包桂花糕,说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门手艺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传递温暖的桥梁。
随着技艺精进,林夏开始钻研足部护理的创新技法。他结合中医穴位按摩,研发出缓解疲劳的九步足疗法;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需求,改良了无痛修脚流程,还自费学习了足部反射区疗法。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从邻市专程赶来。有位芭蕾舞演员因长期练习,脚趾严重变形,林夏为她定制了矫正方案,三个月后,女孩送来一张演出票,票根上写着:感谢您让我重新起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