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依旧吹过苏北平原,可田埂上的枯草仿佛也有了生机——盐城保卫战的胜利,像一束光,照亮了苏北大地,也照亮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
盐阜烽烟续:盐城保卫战的战果与敌后斗争的开启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的苏北平原,寒风卷着硝烟的余味掠过田埂。盐城保卫战的枪炮声刚停歇,华野战士们便在临时集结点忙碌起来——有的蹲在地上清点缴获的武器,有的围着电台记录战报,有的帮老乡修补被炮弹炸毁的房屋。这场持续十余天的战斗,虽未完全阻止国民党军的推进,却以重创南线敌军的战果,为华中野战军后续机动争取了宝贵时间,而随着华野战略撤离,盐城全境也正式转入敌后斗争的新阶段。
六>、见·战果清点:硝烟后的 “胜利印记”
十二月八日清晨,伍佑镇外的空地上,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上,七纵战士周铁山蹲在武器堆旁,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逐件记录缴获的装备。“山炮六门,曲射炮一门,火箭炮一门……” 他念着,旁边的战士们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炮身,炮管上的硝烟痕迹还未完全褪去,却已透着胜利的光泽。
“铁山,快来看这个!”战友老王喊着,手里举着一挺轻重机枪,“这可是敌军的‘宝贝’,之前在丁溪阻击时,这玩意儿可给咱们造成不少麻烦,现在终于成咱们的了!”周铁山跑过去,摸着机枪的枪管,还带着一丝余温——这挺机枪的枪管上有一道明显的弹痕,想必是战斗中被我方子弹击中过。“赶紧记上,轻重机枪八十八挺,可别漏了。”周铁山说着,在本子上画了个圈,又接着清点:“六零炮七门,迫击炮六门,掷弹筒十一具……”
不远处,几个战士正围着击沉敌炮舰的水域打捞物资。“快拉!下面有东西!” 一个战士喊着,手里的绳子突然绷紧,其他战士赶紧帮忙往上拉,很快,一门迫击炮被拉出水面,炮身上还缠着水草。“这是从敌炮舰上掉下来的,没想到沉在水里还能捞上来!”战士们兴奋地喊着,小心翼翼地把迫击炮抬到岸边,擦干上面的水,检查炮身是否完好。
在临时指挥部里,粟裕看着战报,眉头渐渐舒展。“毙伤敌四千余,俘敌二千余,这个战果不错。”他指着战报上的数字,对身边的参谋说,“尤其是生俘钟雄飞那个团,不仅打击了敌军士气,还缴获了不少有用的情报。”参谋点点头,递过来一份缴获的敌军文件:“司令,这是从钟雄飞身上搜出来的,里面有敌军后续进攻苏北的初步计划,还有他们的兵力部署。”粟裕接过文件,仔细翻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这份情报太重要了,能帮咱们摸清敌军的底细,为后续机动提供依据。”
清点物资的间隙,战士们还发现了大批法币和弹药。周铁山捧着一叠法币,纸张已经有些潮湿,却依旧能看清上面的数额。“这么多钱,够咱们买不少粮食和药品了。”他说着,把法币交给后勤人员,又去帮忙搬运弹药箱。弹药箱上印着“国民党军后勤总部”的字样,打开箱子,里面的子弹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的还裹着油纸,保持着干燥。“这些弹药,足够咱们再打几场硬仗了!”老王拍着弹药箱,声音里满是自豪。
百姓们也围过来看热闹,有的帮战士们搬运物资,有的给战士们送热水。老大娘王秀莲端着一锅小米粥,递给周铁山:“孩子,快喝点粥,清点了一早上,肯定饿了。” 周铁山接过粥,喝了一口,热流顺着喉咙往下滑,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大娘,谢谢您,这些战利品里,也有您的功劳,要是没有您给咱们送粮食、送门板,咱们也打不了胜仗。” 周铁山笑着说,王秀莲摆摆手:“咱们都是一家人,你们为了保护咱们打仗,这点小事算啥!”
七>、见·战略撤离:机动中的 “全局考量”
十二月中旬,华中野战军指挥部里,气氛渐渐变得凝重。粟裕站在地图前,手指在苏北、山东的地图上反复滑动。国民党军集中重兵,在北线和南线同时夹击苏皖解放区,华野若继续在苏北固守,很可能陷入敌军包围,失去机动优势。“为了更好地歼灭敌人,咱们必须撤离苏北,进入山东。”粟裕对着将领们说,“虽然放弃苏北的县城很可惜,但只有保存有生力量,才能在后续的战斗中重创敌军。”
七纵营部里,赵刚拿着撤离命令,心情复杂。“同志们,咱们要撤离苏北了。” 他对战士们说,“不是咱们打不过敌人,而是为了全局考虑,咱们得去山东,和其他部队汇合,再找机会打回来!”周铁山和战友们听了,虽然有些不舍,却都理解这一决定。“营长,俺们听你的,只要能打胜仗,去哪里都行!”周铁山站起来说,其他战士也纷纷点头,眼里满是坚定。
撤离前的几天,战士们忙着帮老乡们转移物资。周铁山和老王来到王秀莲家,帮她把粮食、衣物搬到隐蔽的山洞里。“大娘,您放心,等咱们打胜仗了,肯定回来接您!”周铁山说,王秀莲擦着眼泪,从怀里掏出一双布鞋,递给周铁山:“孩子,这双鞋你拿着,路上穿,别冻着脚。等你们回来,俺给你们煮饺子吃!”周铁山接过布鞋,心里暖暖的,用力点头:“大娘,俺们一定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蚀第一部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蚀第一部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