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爷脸色一变:“老井是镇子的‘气眼’,井水污染了,会断主脉的气!得赶紧去看看!”
众人往镇西的老井跑,刚到井边就闻到股土腥味——井水确实浑了,水面飘着些黑色的碎渣,井壁上的青苔也发了灰,沾着浊气。张婶蹲在井边,用瓢舀了点水,水刚碰到瓢沿,瓢上的灵草纹就暗了:“这浊气比上次石缠藤的还重,莫不是老井的气脉堵了?”
苏晓摸出活灵册,册页上的字迹晃了晃,映出井底下的景象——井壁深处裂了道缝,缝里缠着些黑色的藤根,正往井水里渗浊气。“是‘浊根藤’!”苏晓想起王爷爷说过的老辈故事,“这藤专堵气眼,靠吸井水的灵气活,浊根扎进井壁,井水就会浑,主脉气也会被堵。”
王爷爷从承祭包里摸出艾草和桃木枝,扎成个小束:“浊根藤忌艾草气和桃木气,得把艾草束绑在桃木杆上,伸到井底,把浊根藤熏出来,再用灵脉石碎末堵上裂缝,不然浊气会顺着井水往村里流。”
刘二扛着刚编好的竹栏赶来,见这情景赶紧放下竹栏:“我来!我力气大,能把桃木杆伸到井底!”他接过桃木杆,把艾草束绑紧,慢慢往井里伸。刚伸到一半,井水突然翻了个浪,黑色的浊根藤顺着杆往上爬,藤尖还沾着些黑渣,看着让人发怵。
“快熏!”王爷爷喊道。刘二赶紧把艾草束点着,淡绿色的烟顺着杆往下飘,浊根藤一碰到烟就缩了缩,藤身上的黑渣慢慢化成灰。苏晓趁机摸出灵脉石碎末,撒在井水里,碎末一碰到水就化了,井水瞬间清了些,井壁上的青苔也慢慢恢复了绿色。
折腾了半个时辰,浊根藤终于被熏了出来,井壁的裂缝也用碎末堵好了。刘二把桃木杆提上来,杆上的艾草束还燃着,淡绿的烟裹着井水的灵气,往镇子里飘。“这下好了,老井的气通了。”王爷爷松了口气,“得在井边种棵护脉苗,让苗根顺着井壁往下扎,以后浊根藤就钻不进来了。”
苏晓从魂归坡挖了棵护脉苗的小苗,种在井边,浇上灵泉水:“这苗能吸浊气,还能养井水的灵气,以后老井的水会更甜。”男孩蹲在苗旁,用小手轻轻摸了摸叶片:“我以后天天来给苗浇水,再也不随便摘槐叶了。”
回到灵槐院时,已是晌午。张婶从家里端来灵草粥,还炒了盘灵槐叶,绿油油的,看着就有食欲。“忙活了一上午,快吃点垫垫。”张婶给苏晓盛了碗粥,“刚去看了刘二编的竹栏,已经围在护脉苗旁了,还缠上了艾草绳,看着就结实。”
王爷爷坐在石凳上,翻着老祭礼册,册页上添了行新字:“祭后除浊,护脉稳根。”他笑着说:“今年的回魂祭,比往年顺利,还得了护脉苗和护院石,这都是先人们的庇佑,也是咱们护脉心诚的缘故。”
苏晓喝着粥,往灵槐院外看——镇子里的脉籽苗都沾着淡金气,是护脉苗的气顺着魂道飘来了;老井边的孩子还在给小苗浇水,手里拿着片新摘的槐叶,叶上的灵气闪闪的;刘二正扛着竹片往镇东走,要给那边的脉籽苗也围上竹栏,怕牲口碰着。
护园芽的光团飘在灵槐枝上,淡金的气裹着槐芽,槐芽又长出了新叶,叶尖沾着灵脉石的光,像在跟院里的人打招呼。苏晓摸出活灵册,把今天的事都记在册页上,旁边画了棵小小的护脉苗,苗旁写着:“承先护脉,继往开来。”
夜里,苏晓躺在床上,枕下的活灵册泛着暖光。她隐约听见灵槐院的槐叶沙沙响,是灵槐灵在给护院石传气;魂归坡的方向传来柏苗的轻晃声,是护脉苗在跟守魂柏说话;老井边的小苗也在轻轻哼着,像是在唱护脉的歌——整个镇子的灵气,都在慢慢聚在一起,像先人们的手,轻轻护着这方土地,护着土地上的人。
第二天一早,苏晓去魂归坡看护脉苗,见竹栏外站着不少村民,都在给苗浇水。刘二编的竹栏上,缠满了孩子们编的护魂结,结上的红绳沾着灵槐露,泛着淡绿的光。柏苗又长高了些,苗根已经顺着魂道,往镇东的方向钻,根须上的气与脉籽苗的气连在了一起,像条细细的绿丝带,绕着镇子转了圈。
“晓丫头,你看!”李大爷指着苗叶,“叶上竟映出镇子的样子,还有咱们浇水的影子,莫不是苗能记事儿?”
苏晓笑着点头:“苗记着咱们的护脉心,也记着先人的护镇愿,以后它会跟着咱们,一起护着镇子,护着这脉灵气。”
她摸出活灵册,册页上的护脉苗画慢慢亮起来,与现实中的柏苗连在了一起,册页里的守魂柏叶,也长出了新的叶芽——是传承在延续,是护脉心在传递,是这方土地的灵气,在慢慢变强,在慢慢护着每一个守护它的人。
喜欢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