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槐院的晨光裹着柏叶香,落在苏晓刚收回来的引魂灯上,灯盏里残存的灵槐露泛着淡绿微光,像把昨夜的祭礼余温都锁在了里面。她刚把灯盏放进祭器房的木架,发间桃木簪的灵槐纹就轻轻晃了晃——护园芽的光团从灵槐枝间钻出来,绕着她的手腕转了两圈,尾巴上的淡金气指向魂归坡的方向,像是有新动静。
“是柏苗出状况了?”苏晓摸了摸簪子,拎起装着灵泉水的陶壶就往坡上走。刚到魂归坡下,就见刘二扛着锄头往这边跑,裤脚沾着泥,脸上却带着急慌的笑:“晓丫头!快上去看看,守魂柏旁的小苗竟长了半尺高,还绕着根灵气丝!”
苏晓加快脚步往坡上赶,远远就看见守魂柏下围了几个村民,李大爷正蹲在地上,手里捏着片刚摘的柏苗叶,叶片上的淡金气在指尖绕着圈。“丫头你看,这苗不对劲!”李大爷把叶片递过来,“昨儿还就冒个芽尖,今早读露时竟长这么高,叶尖还沾着魂道上的气,莫不是先人的魂没走干净?”
苏晓接过叶片,指尖刚碰到,兜里的活灵册就热了热,册页自动翻开,“张大叔”的字迹旁添了行新小字:“苗承魂气,护脉新根。”她心里一亮,往柏苗根部看——苗根竟顺着守魂柏的根须,往魂道深处钻,根须上的淡金气与魂道残留的引魂烟缠在一起,像在织一张细细的气网。
“不是魂没走,是先人们把气留在苗里了。”苏晓蹲下来,用指尖沾了点灵泉水,滴在苗根上,柏苗瞬间又窜高了些,“这苗是‘护脉苗’,能顺着魂道的气,把先人的护脉愿传去镇子各处,以后魂归坡的灵气,能顺着苗根往村里流。”
王爷爷背着承祭包也来了,包里还装着昨天用剩的灵脉石碎末。他摸出碎末,撒在柏苗周围:“老辈人说过,回魂祭后若生新苗,是先人认了咱们的护脉心。得给这苗围个竹栏,忌牛羊碰——苗嫩气弱,碰了会断气脉。”
刘二赶紧拍胸脯:“竹栏我来编!家里还有去年晒的竹片,结实得很,再缠上艾草绳,既能挡牲口,还能镇浊气。”说罢就扛着锄头往家跑,生怕耽误了工夫。
村民们也跟着忙活起来:李大爷去砍竹片,张婶回家拿艾草绳,几个孩子则蹲在柏苗旁,用小手轻轻拂去叶片上的露水,生怕惊着苗里的灵气。苏晓坐在坡上,看着活灵册上的字迹慢慢亮起来,册页里夹着的守魂柏叶,竟与柏苗的气连在了一起,叶纹上隐约映出灵槐院的样子——是张大叔在托叶传讯,让她去灵槐院看看。
“王爷爷,我去趟灵槐院,张大叔好像有事儿交代。”苏晓收起活灵册,往坡下走。刚到灵槐院门口,就见槐芽顺着竹架爬满了半面墙,竹架上的“家里好”拓纸,字缝里竟长出了细小的绿芽,芽尖沾着淡金气,是从柏苗那边飘来的灵气。
护园芽的光团突然往灵槐院深处飘,停在张大叔生前常坐的石凳旁。苏晓走过去,见石凳下的泥土鼓了鼓,像是有东西要钻出来。她蹲下来,用手轻轻扒开泥土——土里竟埋着个木盒子,盒子上雕着灵槐纹,还沾着点守魂柏的树脂,是张大叔生前常用的“护脉盒”。
“这盒子咋在这儿?”张婶端着灵草糕过来,见了木盒也愣了,“前儿清院子时还没见着,莫不是昨儿祭礼时,张大叔的魂回来埋的?”
苏晓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块巴掌大的灵脉石,石上刻着“护镇”二字,石缝里夹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张大叔的字迹:“槐芽成荫时,石镇院气;护脉苗长时,石连主脉。若遇浊气扰,石碎气散,护镇无忧。”
“是张大叔留下的护院石!”王爷爷也赶来了,看着灵脉石眼里泛光,“这石是老主脉的碎块,张大叔年轻时守脉时得的,他竟藏在这儿,等着护脉苗生出来再用。得把这石埋在灵槐院中央,让石气顺着槐根,连去护脉苗那边,这样灵槐院和魂归坡的气就能通了。”
苏晓抱着木盒往院中央走,张婶和王爷爷跟着铲土挖坑。刚把灵脉石放进坑里,灵槐院的槐芽就晃了晃,叶片上的灵气往石上聚,石上的“护镇”二字亮了起来,一道淡绿光顺着槐根往地下钻,直往魂归坡的方向去——是石气与苗气连上了。
“成了!”王爷爷拍了拍手上的土,“以后灵槐院的气能护着护脉苗,护脉苗的气能养着灵槐院,镇子的主脉气,就算是扎稳了新根。”
正说着,镇西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声。小花领着个穿补丁衣裳的小男孩跑过来,男孩手里攥着片枯槐叶,哭得眼泪鼻涕一把:“苏晓姐,我……我不该摘灵槐叶,叶枯了,是不是先人生气了?”
苏晓赶紧擦干男孩的眼泪,接过枯槐叶——叶上的浊气很重,是从镇西的老井那边飘来的。“不是先人生气,是叶沾了浊气。”她摸出块小灵脉石,蹭了蹭槐叶,叶上的灰气慢慢散了,“你从哪儿摘的叶?”
男孩抽噎着说:“在老井边的槐树上摘的,井里的水最近有点浑,还飘着点黑渣,我想摘片叶放井里,让水变清,结果叶就枯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