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特的阴影,像一层无形的寒霜,笼罩在刚刚有了些许生气的沙枣坡营地上空。后半夜,几乎没人能真正安睡。哨兵的眼睛瞪得像铜铃,握着枪的手心沁出冷汗,耳朵捕捉着风声里任何一丝不和谐的声响。地窝子里,战士们也是和衣而卧,枪支就放在手边。
宋书羽靠着潮湿的土壁,同样毫无睡意。脑海中,【初级资源探测模块】的界面微微闪烁,标记着东南方向那片黏土层的位置。这将是他们构筑第一道防线,也是向潜在敌人宣告“此地有主”的关键。
天刚蒙蒙亮,王营长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就在营地中响起:“全体集合!”
战士们迅速从地窝子里钻出,列队站好。经过一夜的紧张,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更加锐利和坚定。
“情况,昨晚大家都知道了。”王营长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废话,“有宵小之辈,盯上咱们了!怕不怕?”
“不怕!”吼声整齐划一,带着杀气。
“好!咱是扛过枪、打过仗的兵!建设边疆是战斗,保卫家园也是战斗!”王营长目光扫过全场,“从现在起,营地按战时管制!白天建设,晚上警戒,一刻不能松懈!”
他看向宋书羽:“书羽,你来说!”
宋书羽上前一步,声音清晰:“同志们,咱们不能光挨打不还手!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先把篱笆扎紧!昨晚我勘察过了,营地东南边就有上好黏土!咱们今天,就用它,打土坯,垒围墙!”
“打土坯?”不少战士露出疑惑的神色。他们大多是野战部队出身,打仗在行,但对这种泥瓦匠的活计却很陌生。
“对!打土坯!”宋书羽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长方形,“就是把黏土和匀,放进木模子里,夯实,晒干,就是一块结实的土砖!咱们用这土砖,沿着咱们营地外围,垒一圈矮墙!不需要多高,但能挡视线,挡流沙,更能让那些暗地里的老鼠知道,咱们不是好惹的!”
他解释得通俗易懂,战士们立刻明白了这土坯墙的意义。这不仅是物理防御,更是精神和主权的宣示!
“中!就这么干!”李铁柱第一个响应,“秀才,你说咋干,俺们就咋干!”
“好!”王营长一锤定音,“分工!一排,继续负责警戒,看住西边和北边!二排,跟着宋书羽同志,取土,打坯!三排,继续完善地窝子,并开辟南边那片硬地,准备试种!苏青同志,带女同志和后勤,保障饮水伙食,同时注意观察周围动静!”
“是!”
队伍立刻行动起来,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
宋书羽带着二排三十多名战士,拿着?头、铁锹、以及临时找来的几个旧木板钉成的土坯模子,直奔东南方向的黏土地。
【资源探测模块】的指引极其精准。战士们只往下挖了不到半米,就露出了颜色发暗、质地细腻黏稠的土层。
“就是它!挖!”宋书羽抓起一把黏土,在手里捏了捏,黏性和可塑性都很好。
战士们挥汗如雨,很快挖出了一大堆黏土。接下来的工序是“和泥”。这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土坯不成形,少了容易开裂。还得把黏土里的草根、石子捡干净。
“脱鞋!下去踩!”李铁柱吼了一嗓子,第一个甩掉破旧的解放鞋,跳进了和泥坑里。冰冷的泥浆瞬间没过了他的小腿肚。
其他战士见状,也纷纷脱鞋跳了下去。几十只脚在泥坑里反复踩踏、揉搓,喊着号子,仿佛不是在和泥,而是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泥点飞溅到脸上、身上,谁也顾不上擦,场面热火朝天。
宋书羽也没闲着,他负责检查泥料的湿度,指挥战士们调整水量,并将和好的泥料一锹锹铲到平整好的场地上。
开始打坯了。战士们两人一组,一人往木模子里填泥,另一人用光溜溜的圆石头(代替夯锤)使劲夯实,然后用刮板刮去多余的泥,最后小心翼翼地把木模子提起——一块方方正正、湿漉漉的土坯就成型了!
一开始,大家手法生疏,打出来的土坯歪歪扭扭,或者提起模子就散了架。但在宋书羽的耐心指导和不断实践中,很快,一块块合格的土坯就被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接受着戈壁阳光和风沙的洗礼。
“哈哈!看俺这块,多瓷实!”李铁柱举起一块自己打好的土坯,得意地炫耀。
“你那算啥,看我这块,棱是棱,角是角!”另一个战士不服气地比划着。
劳动的成就感,暂时冲淡了紧张的气氛。看着空地上越码越高的土坯,每个人心里都感到一种莫名的踏实。
苏青带着女兵们送来了热水和中午的饭食——依旧是小米粥,但多了几块烤热的、硬邦邦的杂面饼子。她们看着男同志们满身泥浆却干劲冲天的样子,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宋同志,你们辛苦了。”苏青给宋书羽递过一碗热水。
“都是为了营地。”宋书羽接过碗,喝了一口,目光扫过苏青和那些忙碌的女兵,“你们也一样辛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