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的硝烟散去,领奖台上的欢呼与聚光灯属于那二十位顶尖钓手。王刚默默地将所有装备收进竿包,动作仔细而缓慢,仿佛在借此平复内心那翻涌的复杂情绪。第二十一名,一个足以让无数业余钓手仰望的成绩,但在此刻,却像一道清晰的刻度,丈量着他与职业高手那微小而真实存在的距离。
“刚子,你已经非常非常棒了!”徐小颖走过来,轻轻挽住他的胳膊,声音温柔而坚定,“第一次参加职业赛,就能打进决赛,还拿了第二十一名!你知道这有多厉害吗?我和爸妈,还有鹏子他们,都为你骄傲!”她的眼睛里没有丝毫遗憾,只有满满的心疼与崇拜。
李鹏也收拾好摄像设备,用力拍了拍王刚的肩膀,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佩服:“刚哥,没说的!今天这场决赛,你打得硬气!尤其是上半场,那几个大板鲫和鲤鱼稳得一批,我看旁边那几个职业佬都侧目了。最后那点风浪,没办法,经验问题,下次咱肯定能处理好!”
兄弟和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像温热的泉水,缓缓淌过心间,冲散了那份不甘与遗憾。王刚深吸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是啊,此行本就是为了学习和见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是意外之喜。他看清了差距,但也验证了自己的潜力。
“行了,我没事。”王刚拍了拍小颖的手,对李鹏点点头,“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行李装车后,王刚没有立刻上自己的车,而是拿出手机,拨通了曾大鹏的电话。
“曾哥,我王刚。你们准备出发了吗?”
“正准备走呢!刚子,你们呢?一起?”曾大鹏的声音依旧爽朗。
“嗯,我跟你们车走,路上还能向曾哥多取取经。我让我媳妇和李鹏开车在后面跟着。”
“那太好了!赶紧的,就等你了!”
王刚跟小颖和李鹏交代了一声,便背着自己的随身包,快步走向曾大鹏队伍那辆略显陈旧但空间宽大的皮卡车。车门打开,里面已经坐了两个人,都是曾大鹏战队的队员,一个年纪二十多另一个四十左右,看到王刚,都友善地点头打招呼。
“来来来,刚子,坐前面,宽敞!”曾大鹏热情地招呼他坐在副驾驶后面的位置,自己则坐在他旁边。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这片承载了无数人梦想与遗憾的赛场。窗外的风景开始倒退,车内的气氛却逐渐热络起来。与来时自家车里的家庭氛围不同,这里充满了纯粹的、属于钓鱼男人的气息。
“刚子,别灰心。”曾大鹏率先打破了话题,他显然看出了王刚深藏的那一丝落寞,“第二十一名,第一次参赛,真的非常不错!你知道有多少老鸟连决赛圈都进不来吗?你这起点,已经比我们当年高太多了。”
王刚苦笑一下:“曾哥,你就别安慰我了。成绩不说谎,最后阶段确实没处理好,还是欠火候。”
“火候都是练出来的,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曾大鹏摆摆手,“说说,感觉这次比赛,最大的体会是啥?”
王刚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认真地说道:“**体系。** 我感觉最大的差距,在于背后是否有一个成熟的、专业的**训练和支撑体系。**”他看向曾大鹏,“我们野钓,更多靠个人经验和临场感觉。但职业竞技,从饵料的状态把控、线组的精细搭配、浮漂信号的数据库建立,到不同鱼情、天气下的标准化应对流程,甚至体能分配和心理调节,这都是一套完整的科学。我感觉自己像是个只有一把好力气的散兵游勇,撞上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曾大鹏眼睛一亮,用力一拍大腿:“说到点子上了!刚子,你悟性真的高!没错,职业钓手,钓的不仅仅是鱼,更是一套**方法论**。”
他打开了话匣子,开始给王刚详细剖析:
“首先说**信息。** 像我们这种常年打比赛的,对国内几个主要的竞技池,哪个角落水深几厘米,哪个季节偏爱什么味型,哪个位置出什么鱼,基本都有个‘数据库’。赛前我们会做大量的情报工作,甚至提前几个月就来试钓。你们这次来,完全是遭遇战,吃亏就在这里。”
王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其次是**系统性训练。**”曾大鹏继续说道,“我们不光是钓鱼。平时要有计划地进行抛竿准度训练、飞磕速度训练、不同饵料状态下的开制练习、甚至是抗干扰训练。你看今天风浪起来,为什么有些人还能稳得住?因为类似的场景我们在训练中模拟过无数次,身体已经有了肌肉记忆。你这方面,完全是空白,靠的是野钓积累的‘感觉’,感觉在极端情况下,是靠不住的。”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王刚心上。他回想起自己最后时刻的慌乱,正是因为“感觉”失效了。
“还有**团队协作。**”曾大鹏指了指车里的队员,“我们不是一个在战斗。比赛时,队友会互相观察,传递信息,帮忙分析。赛后,会集体复盘,把每一竿的得失都拿出来讨论。这种氛围下,进步是飞快的。你一个人琢磨,事倍功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