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就围坐在钓箱和马扎上,捧着泡面碗,就着香醇的茶叶蛋和咸香油润的腊肉,在这冬日暖阳下的水库边,享用了一顿格外香甜的“野餐”。
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老周看着王刚旁边那个已经颇有分量的鱼护,由衷地佩服:“刚老板,我是真服了!你这技术,这思路,没得说!从昨天探钓,到打隔夜窝,再到今天早上抓口、补窝的时机,一环扣一环!这才一上午,我看你这都三十多条了吧?符合你那‘三指大小’标准的,少说也有十几条了!这收获,在我们这水库,绝对算拔尖的了!”
王刚谦虚地摆摆手:“周哥过奖了,主要是运气好,窝子碰对了。钓鱼嘛,七分靠运气,三分靠技术。”
“你这就太谦虚了!”老周不赞同,“运气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看我,也在这钓,运气咋就没这么好?”
李鹏咽下嘴里的腊肉,插话道:“周哥,您这话我爱听!我们刚哥那可是技术流,实打实练出来的!不然我们‘刚哥爱钓鱼’账号能有这么多粉丝?”
说说笑笑间,饭也吃完了。王刚让李鹏趁着光线好,多拍一些空镜。李鹏立刻扛起相机,寻找最佳角度。他拍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拍摄远山如黛的轮廓,拍摄岸边摇曳的芦苇,更着重捕捉王刚在自然中的状态——他沉稳抛竿的背影,他凝视浮漂时专注的侧脸,他中鱼后那瞬间绽放的、不带丝毫杂质的喜悦笑容。李鹏知道,这些画面,远比狂拉爆护的刺激更能传递野钓的核心魅力——那份与自然融合的宁静、等待的禅意以及收获的纯粹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治愈”感,是视频的“灵魂”所在。
饭后,鱼情依旧没有太大起色,只零星上了几条鱼。王刚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他心中挂念着店里和家里,便对李鹏说:“鹏子,收拾一下吧,准备撤了。”
“好嘞!”李鹏应道。
两人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装备。冲洗饵料盆,擦拭鱼竿,整理线组,将钓获的鱼儿小心地转移到带有增氧设备的活鱼箱中。王刚最后提起鱼护,将里面活蹦乱跳的鲫鱼展示给镜头,脸上带着收获的满足:“今天探钓大板鲫,收获还算不错!隔夜窝起到了关键作用!兄弟们,野外作钓,思路和耐心很重要!”
在所有的装备都打包上车后,王刚做了一个重要的收尾动作。他拿起一个准备好的大垃圾袋,和李鹏一起,将他们驻扎的这片区域仔细地清理了一遍。泡面包装袋、食品残渣、甚至是一些不属于他们、可能是之前钓友留下的烟头、小药瓶等,都一一捡起,装入垃圾袋中。
李鹏特意给了王刚弯腰捡拾垃圾,以及将那满满一袋垃圾提上车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个动作,无声却有力地传递着一个真正钓鱼人、一个户外爱好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
“好了,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快乐的记忆和满袋的垃圾!”王刚对着镜头,轻松而坦然地说道。
一切收拾停当,王刚和李鹏与老周道别。
“周哥,谢谢您的鸡蛋和腊肉!下次来市里,一定来找我们!”王刚握着老周的手说。
“一定一定!今天跟你们学到了不少!下次再来,提前打招呼,让我老伴儿给你们准备更好的!”老周依依不舍地挥手。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这片给予他们宁静与收获的水库。阳光正好,满载而归的,不仅是鱼获,更是与志同道合者相处的愉快,以及对自然、对钓术更深的感悟。
车子行驶在回城的路上,王刚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心情舒畅。
李鹏一边开车,一边回味:“刚哥,今天这期素材好!从黎明准备到丰收过程,再到最后的环保收尾,故事线完整,干货满满,还有周哥带来的意外温情!”
王刚笑了笑:“是啊,钓鱼不光是钓鱼。”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还是那浮漂微顿的瞬间和阳光下粼粼的波光。
这野钓的滋味,确实让人上瘾。下次,还得来。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