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上,“刚哥爱钓鱼”账号的主页静静展示着。寥寥几个视频,封面整洁,标题直接,如同初生的幼苗,虽已破土,却尚未舒展枝叶。
王刚移动鼠标,没有点开今天新剪的粗片,反而依次点开了之前发布的几个视频。他看得异常仔细,眉头时而紧锁,时而微微舒展。李鹏坐在一旁,屏息凝神,他知道,刚哥正在进行一次重要的“复盘”,试图从过去的足迹中,找出通往未来的路。
房间里只剩下视频播放的声音:鱼线切水的嘶鸣,鱼尾拍击水面的脆响,以及偶尔出现的、李鹏后期配上的、略显刻板的背景音乐。
当最后一个视频播放完毕,王刚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没有立刻评论,而是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仿佛在消化着什么。
“鹏子,”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思考后的沉淀,“我们之前的视频,像一本只有结论没有过程的数学教科书。公式正确,答案精准,但……太干了。”
他睁开眼,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鹏:“你看这个在水库的片段,风景其实很好,晨曦,远山,平静的水面。但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背景板,一闪而过。为什么不能多停留几秒?让镜头缓缓扫过,配上点舒缓的音乐或者哪怕只是自然的风声水声?钓鱼的乐趣,难道仅仅在于最后的鱼获吗?那份等待中的宁静,置身自然的心旷神怡,本身不就是一种收获,一种‘轻松’的灵魂吗?”
李鹏的眼睛微微一亮,似乎抓住了什么。
王刚继续点开今天拍摄的视频。“还有这里,我们全程都在展示怎么钓鱼,怎么用散炮,怎么频率抽竿。最后鱼获,标题也用了0.4细线遇大物。技术点没错,但感觉少了点……人情味和戏剧性。”他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表达,“黑坑钓鱼,人和鱼的博弈之外,其实还有一层和塘主(老板)之间心照不宣的博弈,钓友们常说的‘盘老板’,那种在规则内凭借技术和策略获得成就感的乐趣,我们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如果我们当时能和塘主有几句友好的交流,聊聊放鱼情况,或者最后捧着渔获,带着点调侃又不失风度的笑容说一句‘今天差点就被老板盘了’,是不是整个视频就活起来了?”
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语速也快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终于摸索到了那根关键的线头:“无论是野钓还是黑坑,我们似乎都忽略了‘人’的存在,忽略了‘场景’本身的叙事能力。野钓,应该传递的是与自然融合的轻松、治愈,甚至可以加入我们随手带走岸边垃圾的镜头,这不只是爱护环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正能量。而黑坑,则可以突出策略、竞技的成就感和与‘老板’互动的那点江湖气。”
李鹏猛地一拍手,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刚哥!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我们之前是把视频做成了‘钓鱼教学标本’,而现在,我们要把它做成有血有肉的‘钓鱼生活纪录片’!”
他兴奋地拉过键盘,一边快速地在记事本上敲打关键词,一边顺着王刚的思路拓展:“不只是加入对话和美景,我们要系统性优化!首先,**叙事结构**要变。不能光是‘到水边-开饵-钓鱼-展示鱼获’的流水账。要有起承转合,有期待(今天的目标鱼和策略)、有过程(包括等待时的闲适、中鱼时的激动、溜鱼时的紧张)、有高潮(成功入户或遗憾跑鱼)、有结局(渔获处理、感悟分享)。对,**感悟**!这才是灵魂的核心!”
李鹏越说越专业,眼神闪烁着策划者的光芒:“其次,**镜头语言**要升级。不能全是第三人称的客观记录。要多用第一人称视角(头戴或胸挂),让观众有‘代入了’的感觉。要有特写,不只是鱼的特写,还有手的动作、饵料状态、浮漂细微的动静,甚至是你看着水面时专注或放松的眼神特写。空镜头要大用特用!日出、夕阳、摇曳的水草、惊飞的水鸟……这些都是营造氛围、传递情绪的神器!”
“最重要的是,”李鹏强调道,“我们要把‘刚哥爱钓鱼’这个IP立起来。你不只是一个钓鱼技术好的‘刚哥’,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担当、有态度、重规则、懂取舍的‘人’。你的背后有‘幸福果蔬’的家庭温暖,有创业的拼搏,而钓鱼,是你平衡生活、思考人生的方式。这些元素,都可以在不经意间,通过对话、画面、文案,细腻地传递出去。”
王刚赞许地点着头,李鹏的补充和完善,让他的想法变得更加具体和可行。他接过话头:“所以,我们的视频内容,或许可以更清晰地分分类,让观众有更明确的期待。”
“对!分类!”李鹏兴奋地接口,“我们可以设立几个明确的栏目系列,比如:”
1. **【野钓寻踪】**:主打自然水域,核心是‘探索’与‘治愈’。重点展现寻找钓点的过程、不同的野钓技法、应对自然水域复杂鱼情的方法,同时极致化地融入风景、环保理念(带走垃圾),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轻松、宁静氛围。节奏可以偏慢,风格偏文艺、治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