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风面色不变:“稀土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国有资本控股。引入民营资本,是为了吸收灵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这是中央提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私有化。”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提问者无言以对。
但攻势还在继续。另一个市长站起来:“李书记,您报告中批评各地招商引资中存在‘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现象,这是不是否定了我们基层同志的工作成绩?”
这个问题更加刁钻,既挑拨了李鸣风与基层干部的关系,又暗指他脱离实际。
李鸣风微微一笑:“这位同志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批评的是不讲质量的招商引资,不是否定大家的成绩。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基层同志工作辛苦,我们才更要注重实效,避免劳民伤财。”
他话锋一转,举了几个招商引资成功的案例,既肯定了基层工作,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的讨论中,又陆续有人提出各种刁难问题,但都被李鸣风一一化解。他的沉着应对和专业素养,赢得了在场多数干部的敬佩。
分组讨论结束后,刘建国作总结讲话。出乎意料的是,他完全肯定了李鸣风的报告,并表示要全力支持改革。
这个转变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李鸣风明白,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果然,会后刘建国私下找到李鸣风:“鸣风啊,今天的会议很成功。不过改革还是要稳步推进,不能太快。”
“请书记放心,我们会把握好节奏。”李鸣风回应。
回到办公室,王强兴奋地说:“书记,今天这一仗打得漂亮!您的报告肯定会产生深远影响。”
李鸣风却神色凝重:“别高兴得太早。刘建国今天的表现很不寻常,我担心他另有打算。”
果然,第二天就传出消息:刘建国要带队赴京汇报工作,重点是稀土产业发展情况。
“他这是要去搬救兵啊。”赵成忧心忡忡。
“意料之中。”李鸣风并不意外,“我们也该行动了。”
他做了两件事:第一,通过老领导的关系,向中央相关部委报送了稀土改革的详细材料;第二,安排王强等人准备更深入的改革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一周后,刘建国从北京回来,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在各种场合强调“稳妥”、“渐进”,明显是要给改革降温。
更让李鸣风警觉的是,刘建国开始频繁调整干部,特别是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虽然表面理由都很充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为下一步布局。
“书记,我们是不是该反击了?”王强问。
“不急。”李鸣风沉着应对,“让他先出招。”
他决定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继续推进既定的改革工作,但对刘建国的人事调整暂时不予干涉。
这个策略很快见效。由于李鸣风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影响深远,很多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报告精神办事。刘建国的人事调整,并没有改变工作方向。
一个月后,转机出现了。中央某调研组来省里调研,专门听取了稀土改革汇报。调研组组长在反馈时,特别肯定了改革方向,并要求加快推进。
这个消息让刘建国十分被动。更让他难堪的是,调研组还点名要见李鸣风,详细了解改革情况。
接见结束后,调研组组长握着李鸣风的手说:“李书记,你们的改革经验很有价值,中央很重视。希望你们大胆探索,为全国积累经验。”
这番话等于给李鸣风的改革工作上了保险。刘建国即使想阻挠,也不敢明目张胆了。
利用这个机会,李鸣风加快了改革步伐。他推动成立了省属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自己亲自担任组长,开始对全省国有企业进行系统性改革。
然而,就在改革深入推进之时,一个新的危机悄然而至。
一天深夜,李鸣风接到紧急电话:“书记,出事了!稀土集团海外投资的项目出了重大问题,可能造成巨额亏损!”
李鸣风心中一沉:“具体什么情况?”
“我们在非洲的投资项目,因为当地政局变动,可能被国有化。初步估计损失超过十亿。”
这个消息一旦传开,必将对改革造成致命打击。更棘手的是,这个投资项目当初是刘建国大力推动的。
李鸣风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这一次的危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峻。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中,找到破局之道。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