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的千湖政坛,表面平静之下已是波涛汹涌。李鸣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围棋棋子,眼神深邃如潭。
“书记,调查有进展了。”纪委书记陈刚悄然而入,递上一份报告,“张伟副市长与钱子豪近期接触频繁,与省里那位老领导也有秘密往来。他们似乎在酝酿什么大动作。”
李鸣风接过报告,目光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证据:秘密会议记录、资金往来明细、甚至还有一份“倒李行动计划”。
“有意思。”李鸣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看来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陈刚忧心忡忡:“书记,要不要先发制人?这些证据足够对张伟采取措施了。”
“不急。”李鸣风摆摆手,“小鱼小虾不足为虑,要钓就钓大鱼。继续监控,不要打草惊蛇。”
就在这时,陈志远市长匆匆进来,面色凝重:“书记,刚接到省里通知,下周省委调研组要来,重点是听取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意见。带队的是周明远副书记。”
三人对视一眼,心知肚明: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民主测评”,实则是要借机发难。
“来得正好。”李鸣风淡然一笑,“我们就陪他们唱好这出戏。”
接下来的几天,千湖市暗流涌动。张伟等人频繁活动,四处串联;钱子豪以调研为名,到处收集“意见”;甚至有人开始散布“李鸣风即将调离”的消息。
李鸣风却稳坐钓鱼台,按部就班地工作:视察重点项目,召开经济会议,接待外商考察...仿佛对暗中的动作浑然不觉。
“书记,他们已经在拟定联名信了。”杨帆焦急地汇报,“据说有十几名干部准备在调研组面前发难。”
李鸣风只是点点头:“知道了。你把今年以来的民生实事整理一下,明天我要听汇报。”
第二天,李鸣风突然召集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反击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做起了自我批评:
“同志们,最近我反思了很多。确实,我在工作中有时比较急躁,批评人不讲方式;有些决策听取意见不够;对干部关心帮助也不够...这些都是我的不足。”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特别是准备发难的那些人,更是措手不及。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起做出改变。”李鸣风郑重宣布,“第一,建立市委书记接待日,每月10号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第二,重大决策前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和民主协商;第三,成立干部关怀基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这番话情真意切,措施实实在在,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原本准备发难的一些人开始动摇。
更妙的举措在后头。李鸣风突然宣布:“经过争取,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千湖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300亿元!这是千湖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会场顿时沸腾了。这意味着无数就业机会、巨大发展机遇...
“项目由陈志远市长任总指挥,张伟副市长具体负责。”李鸣风的安排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
张伟当场愣住,他万万没想到李鸣风会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自己。
散会后,李鸣风特意留下张伟:“老张,这个项目关系到千湖未来十年发展,你一定要抓好。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
张伟心情复杂地离开。当晚,他推掉了钱子豪的约会。
省委调研组到来的前一天,李鸣风又出一记妙招:突然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听取对市委工作的意见。会上,老书记董国云等重量级人物纷纷发言,充分肯定市委工作,特别赞扬李鸣风“敢于担当、善于创新”。
这些讲话被精心整理后,第二天就摆在了调研组的案头。
调研组到来的场面十分微妙。周明远副书记面带微笑,但眼神锐利;调研组其他成员也都神情严肃。
民主测评会上,果然有人发难。几个事先准备好的干部相继发言,批评市委“决策不民主”、“用人唯亲”...
就在气氛紧张之际,陈志远市长突然发言:“我来说几句。作为市长,我最了解情况。李鸣风同志确实有时比较急躁,但他一切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千湖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千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
紧接着,一批干部纷纷站出来支持李鸣风。更让人意外的是,张伟副市长也表态:“李书记可能方法上有些急,但出发点是好的。我们班子总体是团结的。”
形势瞬间逆转。周明远副书记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一幕。
下午,周明远单独约见李鸣风。两人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
“鸣风啊,你这场戏唱得不错。”周明远意味深长地说。 “周书记,我不是在唱戏。”李鸣风真诚回应,“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有些人借题发挥,甚至不惜损害千湖发展大局,这就过分了。”
周明远点点头:“省里确实收到一些反映。不过今天看来,千湖的班子总体是好的,群众威信是高的。你要注意工作方法,也要保护好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