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响应号召,加入到攻关行列中。曾经竞争激烈的对手,如今成为共克时艰的伙伴。
一个月后,攻关取得重大进展:上海一家企业提供了高精度传动系统,沈阳某科研所贡献了特种合金材料,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开发了智能控制算法...一套全国产化的生产线设计方案逐渐成型。
就在国内攻关如火如荼时,国际舞台上的较量也在同步进行。
中国商务部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对实施制裁的西方公司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外交部发言人则在记者会上严正指出:“中国的发展成就来自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奋斗,任何污蔑和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
更让李鸣风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欧洲国家开始与制裁措施保持距离。德国某州经济部长甚至公开表示:“与中国的技术合作有利于全球产业发展,不应被政治化。”
原来,千湖试验区的突破让欧洲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一家德国设备制造企业悄悄派人联系产业园,表示可以通过在第三国设厂的方式规避制裁,继续提供设备和服务。
“国际社会不是铁板一块。”李鸣风在形势分析会上说,“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分歧,扩大合作朋友圈。”
他指示外事部门主动与欧洲、日韩等国的相关协会和企业建立联系,通过民间渠道保持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
就在这时,一个突发情况再次改变了局势。
某天深夜,李鸣风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刘博士在从实验室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伤势严重,正在医院抢救!
李鸣风立即赶往医院。手术室外,赵振华面色凝重地告诉他:“事故很可疑。那段路平时车很少,而且肇事车辆逃逸了。”
“刘博士最近有什么异常吗?”李鸣风问。
“他前天跟我说,发现有陌生人在实验室周边活动,还接到过几个可疑电话,问他是否考虑国外发展。”赵振华压低声音,“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可能已经泄露了。”
李鸣风立即警觉起来,指示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调查此事。同时加强了对核心科研人员的安保措施。
刘博士经过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但需要长时间康复。这场意外让团队意识到,技术竞争的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暗战。
经过这一系列风波,李鸣风深感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他的推动下,千湖市出台了《新材料产业安全发展条例》,建立了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和核心技术保护体系。
同时,他提出了“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一方面坚持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保持与国际社会的技术交流合作。在他的努力下,千湖试验区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官方技术交流机制,定期举办国际材料科学研讨会。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面临制裁和打压,千湖试验区的国际化步伐并未停止。越来越多海外人才被试验区的发展前景吸引,选择回国加盟。短短三个月,就有二十多位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归来,其中包括三位国际知名材料科学家。
制裁实施半年后,令人惊喜的转折出现了:那家最初对千湖实施制裁的西方公司,竟然主动派人前来洽谈合作!
原来,他们发现完全切断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导致自身业绩大幅下滑,而千湖试验区的技术进展远超预期,已经开始抢占国际市场。
会谈中,对方代表一改往日高傲态度,诚恳表示希望“消除误会,重启合作”。甚至暗示可以游说政府放宽制裁限制。
李鸣风从容回应:“合作可以,但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希望的是真正的技术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技术依赖。”
最终,双方达成了有限度的合作框架:在不涉及最核心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共享部分专利技术,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这场国际风波让李鸣风深刻认识到:在国际竞争中,实力才是最大的话语权。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尊重和平等对话的机会。
年底总结会上,李鸣风看着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成就,感慨万千:“这一年来,我们经历了制裁、打压、质疑,但也收获了突破、成长和尊重。事实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最前沿的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他话锋一转,神色严肃:“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方的路还很长。T1000只是起点,我们要向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更绿色制造的方向持续迈进。同时要加快下游应用开发,让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所有人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经过国际风波的洗礼,这支团队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散会后,李鸣风收到一条短信,是还在康复中的刘博士发来的:“李市长,团队最新试验数据已突破理论极限,我们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实现T1100级技术突破。中国碳纤维,必将领先世界!”
看着短信,李鸣风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走到窗前,望着这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科技新城,心中充满豪情。
国际风波尚未平息,但千湖试验区已经在这场淬炼中变得更加强大。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