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让孙磊协调,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对接省工信厅。他要求专班准备的申报材料,必须紧紧围绕千湖市自己规划的“智造千湖”行动计划,将省里的试点要求融入自身框架,而不是另起炉灶。同时,他亲自审核确定了调研组来的考察路线和座谈名单,确保省厅领导能看到千湖最真实、最核心的进展和需求,而不是经过包装的“盆景”。
几天后,省工信厅调研组如期而至。带队的是那位给李鸣风打过电话的处长,但让李鸣风有些意外的是,调研组里多了一位气度不凡、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省工信厅新上任的常务副厅长,赵华。
赵厅长听得非常仔细,问的问题也很专业深入。在看完龙泉区的试点企业,又听取了市里的整体汇报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鸣风市长,你们的工作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扎实,不是花架子,是真正在解决企业的痛点。”赵华副厅长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予了高度评价,“省里的试点,就定在千湖了!资金和政策,我会全力支持。但我有个要求,”他看向李鸣风,目光中带着审视和期待,“你们要快出经验,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仅要成为千湖的样板,更要成为全省的样板!有没有信心?”
李鸣风心中一震,立刻意识到,这位赵副厅长是个真正想干事、也能干事的领导。他的要求,与自己的目标高度一致。 “请赵厅长放心!千湖市委市政府有决心,我们一线工作的同志更有信心!一定全力以赴,打造出经得起检验的‘千湖模式’,不辜负省厅的信任和支持!”李鸣风斩钉截铁地表态。
送走省厅调研组,李鸣风知道,最初的暗流,已然化为了强大的推动力。内部的杂音在省级试点的光环和实实在在的政策资金面前,变得微不足道。而省厅赵华副厅长的支持,更是为他扫清了许多潜在的障碍。
他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危机中蕴藏着契机,而能否抓住契机,取决于决策者的眼光、定力和智慧。
“孙秘书,”他按下通话键,“通知工作专班,今晚加班。省里的试点批下来了,我们的步子要更快,标准要更高,方案要更细!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开始!”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迎接更大挑战的兴奋与坚定。千湖工业转型的棋盘上,他落下了一颗关键的棋子,接下来的棋局,将更加波澜壮阔。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