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县的天空,被一场夜雨洗得澄澈如镜。清晨的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而下,将这座苏北小城镀上一层明亮的金边。空气中弥漫着雨后青草和泥土的清新气息,街道洁净如新,主干道两侧新悬挂的“打造绿色矿业标杆,建设幸福新长湖”的鲜红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整个县城,如同一个即将登台的演员,精心装扮,屏息凝神。
高速路口,肃立着长湖县四套班子全体成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李鸣风站在最前方,深色西装笔挺,神情沉稳如山,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高速延伸的方向。县长徐海峰、副书记郑朝阳、常务副县长刘洋在后面分列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沉甸甸的期待与压力。
没有喧嚣的锣鼓,没有花哨的迎宾队列,只有整齐划一的肃立,和无声流淌的凝重。这是迎接省委书记的最高规格,也是长湖新班子无声的宣言——务实、沉稳、不张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仿佛被无限拉长。终于,远处传来沉稳的引擎声。一支由黑色奥迪轿车组成的车队,在警车引导下,平稳而迅捷地驶出高速收费口。车队在迎接队伍前方缓缓停下。
中间一辆车的车门打开。苏北省委书记张春林走了下来。他身着普通的深色夹克,身形并不高大,但步履沉稳,自带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场。面容清癯,眼神平和却异常深邃,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迎接的队伍,在李鸣风身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
“张书记!”李鸣风快步上前,声音清晰有力,“长湖县全体干部群众,热烈欢迎您莅临指导!”
“鸣风同志,同志们辛苦了。”张春林伸出手,与李鸣风有力一握。他的手干燥而温暖,力量内蕴。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的地方——那片曾经疮痍、如今正孕育着绿色希望的矿区方向。
“直接去现场吧。”张春林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路上,简明扼要介绍一下总体情况。”
车队再次启动,直奔中矿项目现场。李鸣风陪同张春林坐在后排。车内空间不大,气氛却显得格外沉静。
“张书记,长湖县正处在破茧重生、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李鸣风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没有任何修饰,直奔核心,“我们的核心思路是:依托资源,但不依赖资源;转型发展,更要绿色共享。具体抓手,就是您今天看到的‘一矿一园’——中矿绿色稀土工业化开采项目,以及依托其打造的稀土新材料与循环经济产业园。”
他语速适中,条理分明:
“中矿项目:核心在于破解F7复杂断层的安全、绿色开采难题。我们联合中矿集团和帝京大学,成功研发并应用了‘三维地质建模+智能微震监测+定向水力压裂’的精准控制技术,实现了点穴式取矿,最大限度减少扰动和环境影响。今天启动仪式,将现场演示这套系统。”
“产业园:定位高端,聚焦稀土永磁、催化、发光等核心材料及循环利用技术,设置严于国标的环保、技术、能耗准入门槛。目标是打造苏北乃至全省绿色矿业转型和高端材料创新的标杆。”
“关键保障:一是青山镇的整体搬迁安置,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置区建设、补偿发放、后续保障同步推进;二是历史债务化解,正按稳妥路径清理,确保不引发系统性风险;三是干部作风持续整肃,为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李鸣风的汇报,没有回避历史包袱,没有粉饰转型的艰难,更没有夸大其词。他展现的是一种清醒的认知、清晰的思路和破局的决心。
张春林静静听着,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目光投向车窗外掠过的、正在复绿的矿区边缘和远处拔地而起的安置区楼群框架。他偶尔问上一两句,问题都直指核心:
“F7技术可靠性验证数据?”
“产业园首批目标企业落实度?”
“搬迁群众对补偿标准和后续就业的真实反馈?”
“债务化解过程中,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原则?”
李鸣风一一作答,数据翔实,思路明确,对存在的问题也坦诚说明正在推进中。张春林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车内重新陷入沉静,但那种无形的压力感,却随着目的地的临近而愈发厚重。
中矿项目启动仪式现场,气氛庄重而简朴。没有繁复的舞台装饰,背景是巨大的矿区规划图和“安全 绿色 创新 共享”的醒目标语。观礼区划分清晰,一侧是省市领导、嘉宾,另一侧,则坐着数十位身着朴素衣裳的青山镇搬迁群众代表。李德厚老支书坐在前排最显眼的位置,腰板挺得笔直,眼神复杂地望着前方。
张春林在李鸣风、徐海峰等陪同下步入观礼区。他的目光第一时间扫过群众代表区域,看到那些带着期盼、忐忑、甚至有些拘谨的面孔,脚步微微一顿,随即在李鸣风的引导下,走向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