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一份任命书,由市委组织部长王哲亲自送到了李鸣风手中——中共长湖县委书记。
尘埃落定。从临危受命的代县长,到主持县委工作的县长,再到如今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县委书记,李鸣风在长湖这片历经劫难的土地上,终于名正言顺地站上了权力的顶峰。
县委大楼顶层,原属于冯德海的那间宽大办公室,如今已彻底换了模样。奢华的红木家具、名贵字画被撤走,代之以简洁实用的办公桌椅、满墙的长湖地图和规划图,以及占据一面墙的书柜,里面塞满了经济、法律、农业、科技等各类书籍。唯一保留的,是窗台上那盆绿意盎然的吊兰,增添了几分生机。
李鸣风的第一件事,并非烧起三把火的豪言壮语,而是点燃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整风肃纪”之火。
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扩大到所有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主题只有一个:“肃清冯德海、周国华流毒,重塑长湖政治生态”。
李鸣风没有稿子,声音沉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同志们,冯德海、周国华之流虽然倒了,但他们的流毒,像阴沟里的臭气,还在熏染着长湖的空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一些干部身上残留的‘官老爷’做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体现在推诿扯皮、不敢担当的‘躺平’心态!‘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体现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发展机遇麻木不仁!”
“更体现在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对潜规则习以为常!”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无形的压力:“这些流毒不肃清,长湖就永远走不出阴影!新班子就没有战斗力!老百姓就不会真正信任我们!”
他随即宣布了县委书记的“第一号令”:
开展“作风效能提升月”活动: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配合,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模拟办事、随机抽查、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全县各级机关、窗口单位、乡镇(街道)的作风效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督查。重点整治“庸懒散拖”、“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顽疾。
建立“干部作风效能档案”:督查结果记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公开曝光、严肃问责!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
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县委书记、县长“作风效能直通车”信箱,鼓励群众举报身边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领导干部带头承诺践诺:县委常委、副县长、各乡镇(街道)党政主官、县直部门“一把手”,必须就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廉洁自律做出公开承诺,并在单位公示栏和县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这不是一阵风!”李鸣风斩钉截铁,“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用刮骨疗毒的勇气,把长湖的政治生态,彻底扭转过来!让‘实干、担当、清廉、为民’成为长湖干部的新标签!”
会议结束,会场寂静无声。与会干部们神情各异,有的振奋,有的凝重,有的则脸色发白。所有人都明白,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上任伊始就亮出了最锋利的刀刃,指向了沉疴积弊的核心。长湖官场,再无“舒适区”可言。
刚开完大会,李鸣风还未来得及喝口水,秘书小陈就神色紧张地引着中矿集团首席地质工程师孙博远教授匆匆走了进来。孙教授脸上没有了现场会时的从容,眉头紧锁,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监测报告。
“李书记,情况有变!”孙博远顾不上寒暄,直接将报告摊在桌上,“试验单元注液运行72小时的数据汇总出来了。东北角F7断层区域的应力变化曲线…很不乐观!”
李鸣风的心猛地一沉:“具体什么情况?”
“您看这里,”孙博远指着几条陡峭上升的曲线,“注入压力在F7断层附近区域出现了异常陡增,远超模型预测的安全阈值上限!同时,我们布设的微震监测网络捕捉到该区域异常微震活动频率显着增加!这都强烈表明,F7断层的稳定性正在受到浸矿液注入的剧烈扰动!”
“意味着什么?”李鸣风的声音低沉下来。
“意味着…存在诱发断层活化、甚至发生局部失稳的风险!”孙博远语气凝重,“虽然目前只是小范围试验单元,风险相对可控,但如果按照原定计划,在未解决F7断层问题前就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的注液开采…后果不堪设想!轻则损坏注液井网,重则可能引发局部地质灾害,甚至…污染地下水!”
李鸣风盯着那几条刺眼的红色曲线,仿佛看到了地底深处涌动的危机。现场会成功的喜悦瞬间被巨大的压力取代。这不仅仅是技术挫折,更是对他“绿色新生”战略根基的严峻挑战!一旦处理不当,前期所有努力和省委的信任都可能付诸东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