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县长的荣耀和责任同时加身,李鸣风没有丝毫松懈。他深知,长湖的局面只是初步稳定,根基远未牢固。孙立蹊跷死亡带来的阴影尚未散去,与中矿集团的合作刚刚起步,更重要的是,长湖县委县政府这台“机器”的核心部件——领导班子,尤其是县委常委班子,尚未完成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重塑。
长湖县委县政府原有11名常委:
1. 县委书记:冯德海已被免职,空缺
2. 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国华,停职接受调查
3. 县委副书记:孙德福,分管党群,原书记冯德海心腹,能力平庸,态度消极
4.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孙兴福,周国华心腹
5.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明,原市纪委下派,配合省纪委工作组,立场坚定,但本地根基浅
6.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海,作风保守,选人用人上存在“和稀泥”问题
7.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红,女,存在感较弱,宣传引导不力
8.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卫东,公检法系统出身,与周国华过往甚密,态度暧昧
9.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马文,冯德海大管家,惯于察言观色,缺乏担当
10. 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赵刚,主要精力在武装工作,参与地方事务较少
11. 县委常委(挂职)、省科技厅下派干部:刘洋,专业干部,但融入不够,作用未充分发挥
审视这个班子,问题触目惊心:
核心缺位,书记空缺,副书记孙德福难当大任。
塌方严重,原书记冯德海、县长周国华两大核心垮台,牵连甚广。
消极怠惰,孙德福、王海、马文等人或能力不足,或消极观望。
立场不稳,张卫东态度暧昧,需甄别。
力量分散,李明、刘洋等可用力量未能有效整合。
这样的班子,根本无法承担起带领长湖“刮骨疗毒”、“破局重生”的历史重任!
李鸣风没有等待市委安排。他深知,在长湖威望正隆、省市高度关注的关键时刻,必须主动发声,为长湖争取一个能打硬仗的领导班子。他拨通了市委王哲部长的专线电话。
“王部长,长湖的情况您最清楚。当前,肃清余毒、推进与中矿合作、谋划长远发展,任务极其艰巨。没有一个坚强有力、思想统一、能打硬仗的县委班子,寸步难行!”李鸣风开门见山,语气诚恳而坚定。
他直陈现存常委班子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调整建议:
恳请市委尽快选派一位政治过硬、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在书记到位前,建议明确由他暂时主持县委全面工作,确保决策不断档。
建议免去孙德福县委副书记职务,可保留常委,其分管的党群工作至关重要,建议由一位原则性强、熟悉党务、善于凝聚人心的干部接任。
周国华被查,常务副县长这个职位孙兴福已经不适合担任,建议选派一位懂经济、善协调、执行力强的得力干将担任,成为县政府运转的中枢。
纪委书记李明,建议明确其担任县监委主任,并增配办案力量,赋予更大权威,深挖“孙立死亡”等疑点背后的保护伞。
组织部长王海,建议调整,选派一位敢于坚持原则、视野开阔、善于发现和培养“李云龙”式干部的干将,重建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导向。
政法委书记张卫东,建议市委对其进行专项考察,根据其立场和表现决定去留。若留任,必须确保其与县委立场高度一致。
宣传部长陈红,建议加强指导或考虑调整,宣传工作必须主动发声,凝聚正能量,为破局重生营造良好氛围。
为省科技厅下派的刘洋常委创造更好条件,使其专业特长在推动稀土研发中心建设、产业规划中充分发挥。
建议从市里或本县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中增补1-2名常委,优化班子结构,注入活力。
李鸣风的建议,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既指出了问题,又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方案,更体现了他作为县长对全县大局的责任担当和对班子建设的深入思考。
电话那头,王哲部长沉默片刻,显然在认真权衡:“鸣风同志,你的建议很及时,也很重要。市委对长湖班子的问题高度重视。你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我会立刻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省委也关注长湖班子的配备。在书记人选确定前,市委决定:由你暂时主持长湖县委全面工作!这是市委对你的高度信任!你要切实担起责任,确保县委工作平稳高效运行!”
市委的决定迅速传达。李鸣风以县长身份暂时主持长湖县委全面工作的消息,如同惊雷,再次震动了长湖官场!
这意味着,在长湖权力架构的顶端,李鸣风成为了实际上的“一把手”,集党政大权于一身!这是对他上任以来力挽狂澜、赢得民心的最高认可,也是市委在特殊时期赋予他的超常规信任和巨大权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