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机械厂职工大会的破冰效果,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榆林开发区激起了持续而深远的涟漪。谣言的市场被急剧压缩,工人们虽然仍有疑虑,但主流情绪已从恐慌抵制转向了对改革方案的关注和自身出路的理性权衡。这为李鸣风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空间和时间。
李鸣风抓住时机,以雷霆之势推动刘明远工作组,结合职工大会收集的反馈,对《长兴机械厂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进行了最后的完善和细化。方案文本更加严谨,数据支撑更加详实,尤其是职工安置的路径、补偿标准和保障措施,写得明明白白,经得起推敲。
一周后,这份凝聚了工作组心血、承载着长兴厂上千职工希望的方案,正式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
常委会上,气氛凝重。郑卫国副县长脸色阴沉,对方案中“剥离核心土地”、“财政兜底部分安置费用”等关键点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反复强调财政压力、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和社会稳定隐患。他试图将杨国栋私下向他“汇报”的引资困难、工人潜在不满等作为反对依据。
然而,李鸣风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汇报了方案的核心思路、保障措施以及职工大会后工人情绪的积极转变。他重点阐述了“盘活存量、引入增量、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改革逻辑,并拿出了由权威第三方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和详实的职工安置成本测算。
“方书记,各位常委,”李鸣风目光沉静,语气坚定,“长兴厂的问题,是榆林发展道路上必须切除的毒瘤。继续输血维持,是坐视国有资产持续失血,是将定时炸弹越养越大!改革,虽有阵痛和风险,但阵痛可控,风险可防!而带来的,将是土地的盘活、产业的升级、职工的新生和开发区乃至全县经济的新活力!这份方案,是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后,拿出的最优解!恳请县委常委会审议批准!”
方文山书记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当李鸣风发言完毕,他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郑卫国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国卫同志的担忧,有一定道理。改革,从来不是请客吃饭。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鸣风同志带领开发区班子拿出的这份方案,方向是对的,思路是清晰的,保障是到位的!职工大会的情况我也了解了,谣言止于公开,人心思变!这充分说明,改革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他拿起那份厚厚的方案,重重放下:
“我同意这个方案!县委全力支持开发区推进长兴机械厂的改革!原则批准!”
方文山的一锤定音,彻底扫清了方案落地的最大障碍。郑卫国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但在方文山的威望和李鸣风扎实的准备工作面前,他无法再公开反对。
方案获得县委常委会原则批准的消息传回开发区,如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刘明远和经发局的骨干们备受鼓舞,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杨国栋和陈志和则陷入了更深的沉默和焦虑。方案获批意味着李鸣风在开发区的权威初步确立,他们阻挠改革的难度大大增加。但两人并未死心,眼神交汇间,传递着更深的算计——方案获批只是开始,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操作空间”,才是他们真正的战场。土地评估、引资谈判、资产处置、人员分流……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暗藏玄机。
李鸣风对此心知肚明。他一方面给刘明远加压,要求其立刻启动与潜在战略投资者的实质性接触谈判,务必公开、透明、规范,同时指示孙红梅的纪委力量全程嵌入,盯紧每一个关键节点;另一方面,他亲自坐镇,紧盯国资办和财政局,要求所有涉及长兴厂资产处置和资金调拨的环节,必须手续完备、流程清晰、留痕可查,不给任何人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一场围绕方案落地的、更加精细和复杂的博弈,悄然拉开了序幕。
开发区的棋盘上,李鸣风运筹帷幄,步步为营。而家中的港湾,则进入了新生命降临前的最后倒计时。
林晚秋的预产期就在下个月初。她的肚子已经高高隆起,行动变得越发笨拙,腰酸背痛成了常态,小腿也时有浮肿。但她的精神状态很好,脸上始终洋溢着即将为人母的幸福光彩。李鸣风的父母和林晚秋的母亲都已从老家赶来,小小的家里充满了忙碌而温馨的气息。
这天,李鸣风难得提前结束了开发区一个重要的招商碰头会,推掉了晚上的应酬,归心似箭地往家赶。推开家门,饭菜的香气混合着炖汤的浓郁味道扑面而来。岳母正在厨房忙碌,母亲则在客厅陪着林晚秋说话,父亲则在阳台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新买回来的婴儿摇篮。
“鸣风回来了?快洗手,准备吃饭了。”岳母从厨房探出头,笑着招呼。
“今天这么早?”林晚秋有些惊喜,在母亲的搀扶下,慢慢从沙发上站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问道官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