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在野人山谷完全散去,发动机的轰鸣声便打破了根据地的宁静。一架涂着盟军标志的轻型观察机,如同疲惫的蜻蜓,在简易跑道上方盘旋两圈后,有些颠簸地降落在被拓宽平整过的场地上。这已是近期第三批盟军的正式访问者了。
指挥部里,林晓刚与根据地的几名基层军官谈完新兵训练的情况,查理便拿着一份译电文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旅座,盟军联络处转来的紧急电报,级别很高。”查理将电文递给林晓,补充道,“是韦维尔将军司令部直接发来的。”
林晓接过电文,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英文内容,眉头微微蹙起。电文措辞客气,甚至带着几分以往少有的恳切,但内容却不容乐观。
“钦迪特……”林晓低声念出这个代号。他知道这支部队,由那位以大胆和固执着称的英国将军温盖特组建,专门用于在日军后方进行远程破袭作战,可以算是这个时代英军中最接近“特种部队”的存在。
电文称,一支代号“彗星”、由五十余名钦迪特队员和部分克钦族侦察兵组成的特遣队,在两周前空降至密支那以东、伊洛瓦底江附近的丛林深处,执行一项代号为“绞索”的破坏任务,目标是切断日军的一条重要水上补给线。任务初期,他们还断断续续有无线电联络,报告进展顺利,并成功炸毁了一座桥梁。但就在五天前,通讯彻底中断,最后一次收到的信号极其微弱且混乱,提到了“遭遇强敌”、“陷入重围”、“伤亡惨重”。随后,无论司令部如何呼叫,都再无回音。
盟军指挥部判断,“彗星”分队很可能在完成任务后撤退时,遭遇了日军主力或精锐部队的伏击,目前要么已被歼灭,要么正被困在某个区域,情况万分危急。由于距离过远,且日军在相关区域加强了空中巡逻和地面封锁,英军自身无力组织有效的营救行动。鉴于“东方旅”在敌后行动、尤其是营救作战中展现出的“非凡能力与成功经验”(电文原话),盟军方面“怀着最大的诚意与紧迫的心情”,请求林晓旅长能够施以援手。
“位置在这里,”查理走到大幅的缅甸军用地图前,手指点在伊洛瓦底江一个大转弯的东岸区域,那里是典型的崇山峻岭和茂密雨林,距离“东方旅”的根据地直线距离超过两百公里,中间隔着数道日军防线和天险。“深入敌后,环境复杂,而且鬼子肯定在疯狂搜剿他们。”
林晓凝视着地图上那片代表着未知与危险的绿色区域,沉默了片刻。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绝非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要再次将他的精锐投入虎口,去执行一项成功率渺茫、且纯粹是为了拯救盟友的任务。他的部队刚刚经历“飞刀”行动的激战,正在休整和扩张的关键时期。
“英国人倒是会挑时候。”林晓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他们自己捅了马蜂窝,现在要我们去帮他们掏。”
查理推了推眼镜,分析道:“从战略上讲,拯救这支钦迪特部队,有助于维持与英军的盟友关系,尤其是在我们刚刚获得巨大声望,可能引来各方猜忌的微妙时刻。而且,这支部队能在敌后活动,必然掌握着日军后方的大量情报,救出他们,对我们自身也极有价值。但是……风险实在太大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报告声,盟军驻“东方旅”的联络官,英国少校安德森请求见面。
安德森少校快步走进指挥部,他穿着笔挺的英军热带作战服,但脸上却没了往日那种若有若无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焦虑。
“林旅长,查理参谋长,”安德森语速很快,直接切入主题,“想必你们已经收到了司令部的电报。我恳请你们,务必设法营救‘彗星’分队!温盖特将军对此事极为关注,这支部队里有我们最优秀的军官和士兵!”
林晓转过身,平静地看着安德森:“少校,我很理解贵军的处境。但你也看到了地图,这个距离,这个环境,还有正在发疯一样寻找他们的日军。我的部队不是上帝,无法保证能在一片被敌人控制的广阔丛林里,找到并带出一支可能已经不存在的小队。”
安德森急忙道:“我们有他们最后已知的大致坐标,也有他们预定的一些备用汇合点和撤退路线!我们可以提供所有的情报支持!而且,温盖特将军承诺,只要救出他们,或者确认他们的命运,英方将额外提供一批贵部急需的药品、无线电器材,甚至……可以考虑协助你们获得一些航空燃料的稳定供应渠道。”
最后一项条件,让林晓和查理的眼神都微微一动。航空燃料,这是“东方旅”未来发展的一个潜在瓶颈,也是极具战略价值的物资。
安德森见林晓沉吟,又加重了语气,声音低沉下来:“林旅长,不仅仅是物资。这关乎五十多条生命,他们是并肩对抗法西斯的战友。仁安羌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东方旅’是一支能创造奇迹的部队。现在,另一群战士的命运,或许就掌握在您的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