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野人谷,日军大规模调动的迹象已如秃鹫盘旋般明显,但具体进攻时间、主攻方向和兵力配置,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盲目的防御等于自杀,林晓深知,必须在钢铁碰撞之前,先赢下情报战这一仗。
压力首先传导至张三和他的侦察分队。他们如同融入丛林的影子,以远超常规侦察范围的半径,对野人谷外围所有可能接近的路径、山谷、隘口进行拉网式搜索。风险急剧升高,日军先遣的特侦队和巡逻队同样精锐且警惕,几次遭遇都险象环生。一次,张三小组与日军一支同样擅长丛林战的特侦小队在一条溪谷旁不期而遇,双方在极近的距离上爆发了短暂而激烈的交火,依靠着更胜一筹的潜行和反应速度,张三等人击毙了对方三人后迅速脱离,但一名队员也被流弹击伤。
付出代价的同时,收获也至关重要。张三小组不仅确认了日军主力在谷口正面和东北、西北两个侧翼方向的集结区域,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一支不同于普通步兵、携带了大量测绘和通讯器材的日军小分队活动痕迹,其行进路线极其刁钻,专挑人迹罕至之处,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他们在找小路,找我们的弱点。”张三带回这个判断时,身上还带着与日军特侦队交火后的硝烟味和血迹。
几乎在同一时间,查理的通讯监听小组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军为了协调此次大规模扫荡,无线电通讯异常频繁。尽管使用了新的加密代码,但其通讯模式和呼号规律,依旧被查理敏锐地捕捉到。他组织人手日夜不停地监听、记录、分析,试图从海量的加密信号中寻找规律。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负责监听的一名原英军信号兵,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来自日军侧翼迂回部队的短促呼叫。这段信号使用了更高等级的加密,但在呼叫结束后,或许是出于确认,对方用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查理小组已经部分掌握的低级密码重复了部分信息——一个坐标网格和“黎明前六时”的字样。
“坐标……对应的是野人谷东北侧的‘鹰嘴崖’!”查理扑到地图前,手指颤抖地定位,那里是一条极其隐秘、连本地猎人都很少行走的险峻小路。“黎明前六时……这是他们的进攻发起时间!”
这个发现如同在黑暗中劈开了一道闪电!但仅有一个侧翼的坐标和时间还不够,日军的完整计划依旧未知。
就在林晓准备依据现有情报做出针对性部署时,张三再次带来了决定性的收获。他带领小组,伏击了那支携带通讯器材的日军小分队。战斗干净利落,在对方发出求救信号前解决了战斗。在检查缴获的物品时,他们在一个被击毙的日军少尉军官身上,找到了一份用防水油布包裹的、标注着特殊符号的作战命令抄件!虽然并非原件,且部分内容用了代称,但结合之前破译的信息和地图比对,日军的整个扫荡计划,如同展开的画卷,清晰地呈现在林晓面前。
计划显示:
· 主攻方向: 谷口正面,由坂本联队主力配属战车和炮兵,进行牵制性强攻。
· 致命一击: 真正的杀招在于侧翼迂回。一个精锐大队将在特侦队引导下,于“黎明前六时”同时从东北“鹰嘴崖”和西北“雾隐涧”两条隐秘小路穿插,直扑野人谷腹地,目标是指挥部、军校和修械所!
· 作战目标: 中心开花,内外夹击,彻底摧毁“东方旅”的指挥体系和战争潜力。
看着这份几乎完整的作战计划,指挥所内一片寂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可闻。后怕与庆幸交织。若非提前获知,当谷口炮声隆隆时,两支日军精锐很可能已经如同毒蛇般钻入了根据地的内脏!
“好!好得很!”林晓眼中寒光四射,非但没有恐惧,反而露出一丝猎人看清猎物踪迹后的冷笑,“鬼子想把我们当成固定靶子打,那我们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预设战场,什么叫请君入瓮!”
他立刻下令:
“李四禄!谷口防御交由你负责,原则是‘守紧而不死守’,利用工事和雷区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牢牢吸住他们!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允许主动出击!”
“张三!带你的人,配合工兵,立即在‘鹰嘴崖’和‘雾隐涧’两条路线上,给他们准备一份‘厚礼’!要多刁钻有多刁钻,我要让这两条路,变成鬼子的黄泉路!”
“查理!严密监听,尤其是接近进攻时间点时,任何异常通讯立刻报告!”
“通知戴师长,日军主力被牵制于此,请他伺机在堪蒂方向有所动作,策应我军!”
“军校学员和非战斗人员,按预定方案,向二号备用隐蔽点转移!”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准的齿轮,驱动着整个根据地高速运转起来。士兵们眼神中不再是不安,而是带着一种知晓底牌后的沉着与杀意。
情报的优势,将即将到来的被动防御,转化为了预设战场的主动猎杀。日军的重兵扫荡,此刻在“东方旅”眼中,已不再是不可抵挡的洪流,而是一个结构清晰、弱点暴露的巨兽。
然而,战场瞬息万变。日军的指挥官也非庸才,当他们发现迂回部队遭遇远超预期的抵抗和陷阱时,是否会临时改变计划?装备和兵力的绝对劣势,又能否依靠情报和地利来完全弥补?知晓了敌人的屠刀将从何处砍来,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挡住它。真正的考验,即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拉开血腥的序幕。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