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谷”军校的声名与影响力,如同藤蔓般在缅北的抗日武装间悄然蔓延,终于引来了更具分量的关注。这一日,戴安澜亲自策马来到谷中,风尘仆仆,眉宇间却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锐气。他没有过多寒暄,与林晓走入指挥所,便径直摊开了一份标注精细的军用地图。
“林旅长,闲话不提。”戴安澜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一条蜿蜒于丛林与山地间的粗线上,“这是鬼子从密支那通往滇西前线的一条重要支线,他们靠这条路由骡马和卡车交替运输弹药、粮食,甚至兵员。近半个月来,活动异常频繁,像是在为什么大动作囤积物资。”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晓:“老子想干他一票,彻底掐断这根血管!但鬼子在沿线设了三个据点,互为犄角,强攻代价太大。听说你这里专治各种不服,还有军校教出来的好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联手干一票大的?”
林晓凝视着地图,大脑飞速运转。这条补给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能成功截断,无疑将沉重打击正面日军的攻势。戴安澜的提议,既是军事上的合作,也是对“东方旅”及其军校成果的一次实战检验。
“戴师长信得过,林某义不容辞。”林晓沉声道,“不知戴师长有何具体方略?”
戴安澜一拳砸在地图上:“老子带主力,负责拔掉头尾两个最硬的据点,吸引鬼子注意!你派精锐,带上你那些会‘钻林子’的学生,从中间穿插进去,给老子把最肥的运输队截下来,一把火烧个干净!咱们两头点火,让他首尾难顾!”
一个典型的“打草惊蛇”与“中心开花”结合的战术。林晓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戴安澜的意图:以200师之威,正面强攻,迫使日军收缩增援,从而为穿插部队创造相对空虚的伏击环境。
“好!就依戴师长之策!”林晓当即应下,“我部负责穿插伏击。细节之处,我们还需仔细推演。”
联合行动的方案迅速敲定。林晓点将,由李四禄率领一支混合了“东方旅”老兵和军校优秀毕业学员的加强连,执行此次穿插伏击任务。张三带领侦察小组前出,务必摸清日军运输队的具体行程、护卫兵力及中间路段的最佳伏击点。查理负责通讯协调和情报支持。
三日后,行动开始。
戴安澜率领第200师主力,如同出鞘利剑,悍然对补给线两端的日军据点发起了猛烈攻击。枪炮声震天动地,果然如预期般吸引了日军大部分的注意力,通往中间区域的电话线被打断,无线电频道里充斥着求援和调兵的嘈杂日语。
与此同时,李四禄的穿插部队,如同鬼魅般潜行在密林深处。他们严格按照林晓所授的丛林行军要领,无声无息地越过了日军认为难以通行的险峻地带。张三小组早已在前方清扫了零星的日军哨兵,并传回了确切情报:一支由三十多辆骡马大车和五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队,在一个中队日军步兵的护卫下,正沿着预定路线驶来,预计两小时后进入伏击圈。
伏击点选在一段“之”字形盘山路的拐弯处,一侧是陡峭的山壁,一侧是长满灌木的深涧,路面狭窄,车队至此必然减速。李四禄将部队巧妙部署:机枪手和狙击手占据两侧制高点,突击小组埋伏在路旁灌木和岩石后,爆破组则潜至路段前后,准备了集束手榴弹和炸药,用以制造混乱和阻断退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丛林中闷热潮湿,蚊虫肆虐,但所有伏击队员都如同石雕般一动不动,只有汗水顺着额角滑落。
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引擎轰鸣和骡马的嘶鸣声。来了!
透过枝叶的缝隙,可以看到日军的尖兵小队端着枪,警惕地出现在弯路尽头。他们仔细搜索了路面和两侧,并未发现异常,打出了安全信号。紧接着,庞大的运输队缓缓驶入视野,卡车引擎吃力地咆哮着,骡马喷着鼻息,押运的日军士兵分散在车队前后,显得有些疲惫和松懈。
当车队大部分进入伏击区域,头车即将驶出弯路时,李四禄猛地扣动了手中的信号枪!
“咻——啪!” 一颗红色信号弹冲天而起!
“打!” 李四禄的怒吼如同惊雷!
刹那间,两侧制高点的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子弹如同泼雨般倾泻在日军队伍中!张三和他的狙击手们冷静地点名,日军军官、机枪手和试图组织抵抗的曹长应声倒地。埋伏在路旁的突击小组一跃而起,手中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近距离疯狂扫射,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轰!轰!” 爆破组适时引爆了路口的炸药,将车队首尾同时炸断,彻底堵死了进退之路!
战斗爆发得突然而猛烈。护卫的日军中队在第一时间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幸存的士兵试图依托车辆和地形顽抗,但在占据绝对地利和火力优势的伏击者面前,抵抗迅速被粉碎。整个伏击过程干净利落,如同一次教科书式的演练。
“迅速打扫战场!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炸毁!十分钟后撤离!” 李四禄大声下令。
士兵们冲上公路,用刺刀和手榴弹解决残敌,将卡车上的物资——成箱的弹药、粮食、药品——尽可能搬走,其余则堆上引火物,泼上燃油,点燃了冲天大火。
浓烟滚滚,映照着公路上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和燃烧的车辆残骸。李四禄看着这片狼藉的景象,咧开大嘴笑了:“过瘾!真他娘的过瘾!旅座教的这手,比硬碰硬爽快多了!”
消息很快传回。戴安澜在得知伏击成功的消息后,也果断下令攻击部队撤出战斗。此次联合行动,以极小代价,成功截断了日军一条重要补给线,焚毁了大量物资,予敌重大杀伤。
当李四禄带着缴获的物资和胜利的喜悦返回“野人谷”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这次成功的联合行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更在实战中证明了军校所授战术的巨大价值,使得“东方旅”与戴安澜部,乃至整个缅北抗日阵营的联系更加紧密。
然而,冲天的火光和巨大的损失,也必然惊醒了日军。一条补给线被截断,只会促使他们加强其他线路的防卫,或采取更凶狠的报复行动。短暂的胜利之后,更严峻的考验,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