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营地的扩张如同野火燎原,迅速而充满生机,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混乱的火星。六十多张嘴要吃饭,六十多个背景各异、心思难测的人挤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矛盾如同雨季的蘑菇,在阴暗角落里悄然滋生。
最初的冲突源于配给。让娜制定的配给制度虽然公平,但总有人觉得不公。几个原法军殖民地部队的老兵,自恃资历,试图多领一份烟草,被负责分发物资的、原抵抗组织成员保罗严词拒绝后,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口角,几乎演变成斗殴。是赵刚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粗嗓门和魁梧的身躯介入,才将事态强行压下。
“妈的,老子当年在北非打仗的时候,你们这些家伙还在玩泥巴!”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北非裔老兵愤愤不平地嘟囔,被赵刚狠狠瞪了一眼后,才不情愿地闭上嘴。
语言障碍更是无处不在。华工们聚在一起,用山东方言或粤语交流,让其他欧洲队员感到被排斥;而波兰人和捷克人之间偶尔也会用斯拉夫语系的语言快速交谈,引来警惕的目光。训练时,雷诺一个简单的战术指令,需要经过至少两种语言的转译,才能确保大部分人明白,效率大打折扣。
更让林晓和雷诺头疼的是纪律问题。新加入的人中,不乏兵痞和惯偷。尽管入口处挂着铁律的木牌,但总有人心存侥幸。一天夜里,一个前科累累的法国溃兵试图偷窃汉斯工作间的备用电子管去黑市交换私酒,被夜间巡逻的斯坦尼斯瓦夫抓个正着。
按照铁律,偷窃重要物资,当众鞭笞二十,然后驱逐。
行刑在营地中央的空地进行。所有队员被要求围观。那个溃兵被剥去上衣,绑在木桩上,由瓦茨拉夫执行鞭刑。沾水的皮鞭抽打在皮肉上的闷响,和溃兵声嘶力竭的惨叫,让许多新加入者脸色发白,瑟瑟发抖。二十鞭后,溃兵后背血肉模糊,几乎昏死过去,被直接拖出营地,扔在了森林边缘。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恐惧。林晓站在众人面前,脸色冰冷如铁:“这就是规矩!‘东方旅’能活下去,靠的不是仁慈,是铁的纪律!谁再敢触碰底线,他就是榜样!”
这次公开行刑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营地表面的秩序稳定了许多。但林晓知道,这只是将矛盾暂时压了下去,并未根除。
真正的危机,在一个雨夜悄然降临。
米歇尔,那个机灵的少年“老鼠”,连续两天没有传回任何消息。这很不正常。他负责监视附近小镇的德军驻军动向,通常每天都会通过秘密渠道送回简讯。让娜感到不安,派了保罗去约定的接头点查看,也没有发现米歇尔留下的标记。
“可能出事了。”让娜找到林晓,忧心忡忡,“要么是被德军抓住了,要么……”
要么是营地内部出了问题。这个猜测让林晓脊背发凉。
他立刻秘密召集了雷诺、赵刚和让娜。“排查所有新加入人员,特别是米歇尔失踪前后行为异常,或者试图打听营地布防、巡逻规律的人。”林晓下令,“动作要快,要隐秘。”
雷诺的效率极高,他手下的老兵和赵刚信任的华工骨干被悄悄动员起来。很快,两个可疑对象浮出水面:一个是自称来自荷兰的记者,名叫范德林,总是带着笔记本问东问西,对军事细节尤其感兴趣;另一个是最近才投奔来的法国人杜邦,沉默寡言,但有人看见他曾在深夜独自离开营地一小段时间,说是解手,但时间有点长。
没有确凿证据,不能打草惊蛇。林晓决定设一个局。
他故意在几个看似松懈的场合,“无意”中透露了一个假消息:由于德军清剿压力增大,“东方旅”主力将于两日后,秘密转移至东南方向一个更隐蔽的备用营地,只留下小股部队断后。
消息放出后,林晓和雷诺加强了对外通讯的监控(汉斯监听所有异常信号),并派出了最可靠的暗哨,盯死了范德林和杜邦。
第一天,风平浪静。
第二天下午,一直守在电台旁的汉斯突然举起手,示意林晓过来。他指着频谱仪上一个微弱但持续的信号:“有人在用低功率发报机发送加密信号!信号源……就在营地附近,东南方向!”
果然有内鬼!
“行动!”林晓低喝。
雷诺和赵刚如同猎豹般扑出。范德林正在他的小帐篷里“整理笔记”,被当场按住,从他背包的夹层里搜出了一台火柴盒大小的微型发报机!几乎同时,杜邦在试图溜向营地外围时,被埋伏的瓦茨拉夫和斯坦尼斯瓦夫擒获,从他身上搜出了手绘的营地简易布局图,上面标注了指挥所、军火库和主要哨位!
审讯在隔绝的支洞里进行,由雷诺负责。没过多久,雷诺就阴沉着脸走了出来。
“范德林是德国阿勃维尔(军事谍报局)的特工,杜邦是他发展的本地线人。米歇尔……可能已经被他们处理了。”雷诺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们的任务就是潜伏进来,摸清我们的底细,为克鲁格的大规模清剿提供精准情报。我们放出的假转移计划,他们已经发出去了。”
尽管早有预料,但听到确认,林晓的心还是沉了下去。内部渗透,这是最致命的威胁。
“怎么处理?”赵刚瓮声问,手按在枪套上。
林晓沉默了片刻。杀了他们是最简单的,但……
“先关起来,严加看管。”林晓做出了决定,“他们是德国人派来的,对我们了解有限。留着,或许关键时刻能有点用,比如传递假情报。”
他走到岩洞口,望着外面连绵的雨幕。营地内部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清洗,虽然清除了毒瘤,但也暴露了巨大的管理漏洞和信任危机。外部,德军很可能正根据假情报调整部署,真正的危险或许正在逼近。
鱼龙混杂的扩张,带来了力量,也带来了足以致命的麻烦。清理了内鬼,只是暂时解除了内部的警报。而因此可能引来的、来自外部的更大风暴,又该如何应对?林晓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这个刚刚凝聚起来的集体,迎来了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喜欢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