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喀秋莎”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宋梅生更加坚定了脚下的路。但代号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直接变出情报。“老木”指示获取铁路调度手册是长期目标,而眼下,一个更紧迫、也更现实的机会出现了——一份关于下周日军重要军列运行时刻表的内部通知,被作为机密文件存档在了警察局的机要档案室。
这份时刻表并非最终的调度手册,但它能揭示近期日军在北满地区军事运输的节奏和重点,对于判断敌军动向、尤其是可能的大规模部队调动或重要物资运输,具有极高的价值。机会在于,这份文件因为需要警察局配合沿途安保,所以会在档案室留存一份副本。风险在于,机要档案室是警察局守卫最森严的地方之一,日夜有人值守,且装有警报系统。
硬闯是不可能的,宋梅生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潜入”计划。他像一只经验丰富的狸猫,开始悄无声息地规划每一步。
首先,是踩点。他利用总务科负责后勤保障的便利,以“检查电路老化问题”和“评估档案室防火防潮设施”为名,由行政股长老吴陪着,光明正大地进了几次机要档案室的外围区域。他脸上挂着挑剔的表情,这里敲敲,那里看看,嘴里抱怨着“这电线负载不行啊”、“这灭火器都快过期了”,活脱脱一个斤斤计较的后勤总管。
档案室的管理员是个姓董的老学究,对宋梅生这种“外行”指手画脚颇为不满,但又不好得罪,只能耐着性子跟在后面。宋梅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趁董管理员不注意的瞬间,目光锐利地扫过档案室的布局:厚重的铁门锁具型号、窗户的位置和插销结构、通风口的尺寸、以及最重要的——文件柜的分类标签和那个存放机要文件的黑漆铁柜。
“董老师,”宋梅生指着铁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种老式铁柜最不安全了,密封性差,容易受潮,你看这锁,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了,我认识一个锁匠,手艺特别好,要不要请他来看看,做个保养?”
董管理员气得胡子直翘:“宋科长!这是德国货,结实得很!里面的文件比你的命都重要!用不着你瞎操心!”
“哎,董老师,话不能这么说,我这不也是为了工作嘛……”宋梅生打着哈哈,心里却记下了:锁是老式弹子锁,结构不复杂,但钥匙肯定由董管理员和机要科长亲自保管,硬来不行。
几次“检查”下来,宋梅生对档案室的外部情况了如指掌。他甚至借口“测试电路负荷”,让电工在晚上拉过几次档案室区域的电闸,摸清了备用电源启动的大致时间——约有两分钟左右的延迟。这两分钟,可能就是黄金时间。
接下来,是解决人的问题。档案室晚上有值班员,通常是两个,轮流休息。但每周三晚上,机要科有个雷打不动的内部学习会,值班员会减少到一个,而且往往是那个年轻、经验不足的小赵。这成了宋梅生选定的行动之夜。
行动当晚,月黑风高,正是夜行好时机。宋梅生故意拉着副局长张怀民和几个科长在局里会议室“研究”一份“重要预算方案”,吵吵嚷嚷直到晚上九点多。这不仅给了他完美的在场证明,也搅得整个办公楼比平时热闹,分散了注意力。
会议结束后,宋梅生假装回办公室取落在抽屉里的“烟斗”,实则迅速换上了一身深蓝色的工装——跟他白天“检查电路”时穿的那套几乎一样,只是更旧更脏。他像个下晚班的维修工,拎着一个沉重的工具包,里面除了钳子扳手,还藏着他用自行车辐条和缝衣针精心打磨的一套开锁工具,以及一个小手电筒。
他低着头,避开有灯光的主楼梯,从侧面的消防通道悄无声息地来到档案室所在的二楼。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尽头值班室窗户透出昏暗的光。他屏住呼吸,听到里面传来收音机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还有轻微的鼾声——小赵看来是熬不住,睡着了。
天助我也!宋梅生像影子一样溜到档案室厚重的铁门前。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蹲下身,用手电筒蒙着红布,仔细检查门缝和锁眼周围,确认没有连接着不起眼的警戒线或者导电漆。安全。
他取出两根特制的钢条,深吸一口气,将其中一根探入锁芯,感受着内部弹子的细微动静。这得益于他前世作为历史学者,在博物馆研究古代锁具时积累的知识和手感。寂静的走廊里,只有他微不可闻的呼吸声和钢条与锁芯金属摩擦的极其细微的沙沙声。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
忽然,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是巡逻的警卫!宋梅生心脏猛地一缩,瞬间将身体紧贴在门边的阴影里,工具收回袖中,屏住呼吸。脚步声在楼梯口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闲聊。
“妈的,这鬼天气,真冷!”
“快走完这圈回去暖和暖和……听说宋科长他们今晚开会,食堂准备了夜宵?”
“想得美!那是给长官们的!走吧走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谍战:暗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谍战:暗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