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降为预备士官,军官降为预备军官!回炉重造!”
这话一出,所有军官心里都是一凛!团长这是要动真格的啊!这意味着,以后不是能打仗就能当官,还得会学习,懂理论!
“教材方面,”张阳继续道:
“以四川讲武堂的教材为基础,但同时,小豆会通过重庆的洋行,尽快购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及欧美军事院校最新的士官培训教材和操典,作为补充和参考!我们要博采众长!”
“至于更高层次的军官培养……”
张阳抛出了一个更石破天惊的想法:“我准备,办一所正式的军校!”
“军校?”众人再次震惊。
“对!军校!”张阳语气肯定。
“光靠教导队轮训不够,我们需要成体系地、长期地培养自己的军官。我听说……”
他顿了顿,谎称道:
“我在南洋的时候听说,德国这些年经济危机闹得厉害,很多军官都失业了,正处于人生低谷。德国陆军的军事水平是世界顶尖的!我想通过重庆的洋行,高薪聘请一些德国退伍的校级和尉级军官,再请一些德语翻译,来宜宾,帮我们建立和运作这所军校!”
聘请德国军官?
来宜宾办军校?
这个消息比成立教导队更加震撼,也让军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团长决心之大,手笔之大!
会议室里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担心费用,有人怀疑效果,也有人对未知的外国教官感到不安。但最终,在张阳的坚持和说服下,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
军队素质的提升迫在眉睫,引进外援,虽然代价高昂,但或许是唯一能快速缩小与日军差距的办法。
决议既定,行动迅速展开。陈小豆再次肩负重任,奔赴重庆,通过熟悉的洋行渠道,发出了寻求德国军事顾问的信息,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上校(作为未来军校校长人选),数名中校、少校和上尉军官,以及数名可靠的德语翻译。
洋行的效率很高,或者说,经济危机下的德国,失业的军官确实不少。
很快,几十份精心准备的简历和资料便摆在了张阳、陈小豆、刘青山等几人面前。
团部的小会议室里,几人对着那些写着德文的简历仔细研究(依靠洋行提供的简单中文翻译和说明)。
他们挑选的重点是:
服役经历、实战经验、军校教育背景以及……年龄和健康状况。
经过反复权衡和讨论,最终圈定了一份十一人的名单:
一名曾担任过步兵团团长的上校,两名有丰富参谋和训练经验的中校,三名担任过营长的少校,以及五名来自不同技术兵种(炮兵、辎重、工兵、通讯、军医)的资深上尉。
“就是他们了!”
张阳拍板定案。
“希望这些日耳曼佬,真有本事。”
然而,当洋行将这份名单的报价单传回来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报价单上白纸黑字写着:
军事顾问上校,月薪:1000块大洋!
军事顾问中校,月薪:650块大洋!
军事顾问少校,月薪:500块大洋!
军事顾问上尉,月薪:300块大洋!
此外,还需以每人每月200块大洋的薪酬,聘请五名德语翻译!
这还不算,所有顾问和翻译的国际旅费、来华后的食宿安置费用,全部需要中方承担!
“我的亲娘哎……”
李拴柱拿着报价单的手都在抖,声音发颤。
“十一个……十一个洋人,一个月啥也不干,光工资就要……就要五千多块大洋?!还得管吃管住管路费?这……这比之前养一个团还贵啊!”
刘青山也面色发白,扶眼镜的手都不稳了:
“团长……这……这代价是否太……太大了?一年下来,就是六万多块大洋啊!这还只是工资!”
陈小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也被这天文数字震得说不出话来。
张阳的脸色也是变了又变,心脏抽搐般地疼。
他仿佛看到白花花的大洋长了翅膀,哗啦啦地往德国飞。
这代价,确实远超他的预期。
他咬着后槽牙,太阳穴青筋直跳,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看着团长,等待他的决定。
谁都看得出来,团长也肉疼得要命。
终于,张阳猛地一捶桌子,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妈的……答应他们!签合同!”
“团长!”李拴柱急得差点跳起来。
张阳一摆手,制止了他,脸上露出一种赌徒般的狠厉: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他们真有本事,能帮我们把军官队伍带出来,让弟兄们将来在战场上少死点人,这钱,就花得值!”
但他终究还是留了个后路,补充道:
“不过,合同先签一年!一年为期!这一年,咱们睁大眼睛看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要是真有真才实学,确实对我们有帮助,到时候再续签!要是来混吃混喝的洋骗子……”
张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老子让他们怎么来的,怎么滚回去!一分钱冤枉钱都别想多拿!”
“就这样!小豆,回复洋行,按这个条件,签一年合同!让他们尽快安排人过来!”
喜欢穿越抗日1937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抗日1937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