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晚,爷爷向阿枫宣布了一个消息,明天要带阿枫进城去熟悉一下环境,准备去城里上学。阿枫对这件事情早有准备,虽然离开小伙伴不舍,离开雄壮的雪山不甘,但小胳膊怎能拧过大腿呢?只能顺从长辈心意。
今天进城,只是了先了解一下学校和居住环境,爷孙俩带了些家乡的土特产。先去城西的“落霞观”见玄丘道人,再由玄丘道人带着爷孙俩,去城二小找柴校长办理入学事宜。
事后,生活起居成了首要的问题,老江本想置办一间小房产,在学校周边居住。但家里大人在农村有忙不完的活计,也抽不出人手到城里来照顾这个宝贝的孙子。
“落霞观”离学校也就三里多的路程,且玄丘道长也有意让阿枫居住在道观里,但是老江心里过意不去,道长跑前忙后帮了这么多的大忙,怎能好意思让他照顾自己的孙儿的生活起居?这可是繁琐的事情,不能打扰“”落霞观”的清净,影响道长的清修,老江只好推脱说:“我一定好好商量一下,麻烦道长那可是实在过意不去的呀!”
这一路来,老江其实内心一直犯嘀咕,道长是世外之人,对孙儿的照顾和喜欢,好像过头了,不知道他心里是何种想法?难不成是起了收徒的想法?一想到这,老江心头一紧,这可不成,江家一脉单传,如果孙儿成了道人,这还如何了得?在村子里可会闹起笑话来,不是?
老江心里装着心事,急忙带着孙儿返村。
小阿枫经过这一天的经历,对城里充满了好奇和对新学校的向往。
当他在新校园里看到巨大宽广的操场时,心想要是在上面奔跑,不用担心脚下的磕磕碰碰,这是多么尽兴的一件事情!还有那位吴老师温柔可亲,长得好看,他也喜欢;还有那个“落霞观”观殿之后是大山,他也喜欢 。
这让他原本对陌生环境的抵触,逐渐地被新奇所取代。虽然心里对小伙伴们还有些不舍,但想到又不是不能回村了,还是能经常在一起的,心中也释然了。
在长辈们商议之下,还是决定在城里买一个宅子。暂由奶奶在城里照顾孙子的生活起居,地里的农活只能由留守人员多承担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那小块玉石换回了一笔可观的金钱,可供一家人在城里很好的生活下去,但长辈们一辈子习惯了农耕生活,在城里怎能过得惯整天游手好闲的日子,要离开家乡生活是不可能的。只是奶奶和妈妈大字不识几个,带着孙子读书,会有不少困难,这个也只能靠阿枫自己努力了。
江村的小伙伴们,大多数在乡里的学校上课。得知阿枫要远去县城上学,这一分别犹如生死不见。黑蛋花妮,面带梨花,哭喊着在车子后追赶了好远的一段路程,搞得阿枫也是满脸泪水,不停的朝窗外挥手。
老江满心腹诽:心想当年你爷爷我参加卫国战争时,前来送别的亲人一大堆,也没见有那么大的阵仗,个个哭爹喊娘的。
一家四人在城里一阵好找,最终选择了一栋二层二间的旧楼,带了前后两个小院子,离学校较近,生活也方便。房后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岸边柳树依依,环境不错。价格虽然超出了预算不少,但原房主是个清廉富贵之家,待人友好,邻居们颇有好评,老江也就欣然接受。再说嘛,在这居住,保不准我那孙儿也沾点文气不是?搞不好以后还能培养一个大官出来呢。
在办妥了各种手续,一家四口把新家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再购置了一些日常所需。
第二天中午在家里整治了一桌好菜,老江去宴请城里的亲戚友人们来家吃酒,当然也没有忘记请玄丘道长。主要的目的倒不在乔迁之喜,而是托付他们帮忙照顾孙子一二的意思。
其实老江可不是普通的农村老农,他早年曾在护国战争的时候立下了不少战功,论功行赏是要在这县城里当官的,据说职位还不小,可他志不在此,毅然回村务农,并在乡村里颇受尊重,在友人之间说话颇有些分量。他是个不轻易求人的主,只不过丘玄道人主动热情帮忙,且能成功,他才不去麻烦朋友。
对老江的热情邀请玄丘道长婉言推脱了,说自己喜欢清静,何不下午到道观里饮茶小聚,有事商量。
下午老江带上水果,点心,领着阿枫准时到达“落霞观”,玄丘道长早在观外相候,引他们入观,在一处小院子里分宾主入座,由小道童上茶。
阿枫也忙摆上自己带过来的点心水果。茶过三盅,玄丘道长缓缓放下茶杯,看着老江说道:“我一生游历大川名山,阅人无数。晚年却在悦城“落霞观”挂单安定下来,这是冥冥之中心有所感,是天道使然!恕我直言,我看江兄言行举止侍人见物的气度,可并不像普通的农户,想必有精彩的人生经历。我早年孤苦,乞讨度日,当时幸好有我师傅重真道人看中,收我为徒,入住西江“真阳观”中生活修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士阿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修士阿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