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陆国忠正要出门上班,却被父亲陆伯轩叫住了。
“侬有空去书店看看,买本《小学算数》,晓棠眼看着今年秋天就要上学,阿爸想着先让她学起来。”
“晓得了,阿爸!我走了。”
国忠跨上脚踏车,一路向东。路过武家烧饼店,只见店门前排起长队,都在等着烧饼出炉。
他将车在路边停稳,假意买烧饼,随着人群排在了队尾。
国忠不动声色地观察店内:武大伯和郭大娘正围着案板,揉面、擀饼、撒芝麻,忙得团团转;武小娴手脚麻利,给顾客盛着热腾腾的豆浆。一切井然有序,唯独不见武清明的身影。
昨夜情况到底如何?魏先生是否安然脱险? 国忠心中悬着石头。
“噗嗤——” 武小娴眼尖,瞧见国忠规规矩矩排在队伍后头,忍不住笑出声来。
“国忠哥,你排啥队呀!快过来!”她清脆的嗓音,引得排队的人都望了过来。
国忠无奈,只得从队伍里走出,进了店里。
“我说国忠啊,到大伯家还排啥队?赶紧的,先喝碗豆浆,烧饼立马就得!”武诚义洪亮的嗓门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你爸和玉凤都好吧?诚诚长高了吧?好些日子没见着,怪想的。”郭大娘一边忙活一边问。
“都好着呢,谢大伯大娘惦记。”国忠笑着应道,随即看似随意地问:“大娘,清明大哥呢?上班去了?”
“还在屋里睡觉呢!昨晚上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三更半夜才摸回家。”郭大娘抱怨道。
一听这话,陆国忠心中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登时落了大半——若魏先生真出了事,武清明绝不可能如此安稳地在家睡觉。
“烧饼出炉咯——!”排队的人群一阵骚动。只见武诚义满脸通红,正俯身从炉膛里往外钩取金黄油亮的烧饼。
“国忠哥,给你拿几个?”小娴麻利地问。
“两个就好。”
“拿五个!两个哪够吃!”武诚义不由分说地塞过来。
辞别了武家,国忠蹬上脚踏车朝静安寺方向骑去。他盘算着先去书店,再去百货公司给钱丽丽挑件礼物。人家好心帮忙,反遭恶妇辱骂,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总得表示一下心意。
“先生,想看点什么书?”书店掌柜热情地招呼着。
趁着掌柜满屋子翻找《小学算数》的当口,国忠的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书架。忽然,一本书的封面攫住了他的视线。他伸手取下,仔细端详着书名,接着,手掌似无意地在封面书名上轻轻遮盖了几下。陆国忠脸上波澜不惊,心底却悄然泛起些许喜色
.........
民福里弄堂口,玉凤正满头大汗地折腾着一架小推车。这车是国全在教会学校抽空帮她新做的。她盘算着过几天就重回菜场摆馄饨摊做生意,可眼下,一个轮子却怎么也不听使唤。
“阿爸,侬勿要帮忙!”玉凤朝着一旁想搭手的陆伯轩连连摆手,“我自己弄得来!侬别忘了隔壁弄堂赵先生要来取定好的画卷!”
“哦……哦哦!阿爸差点忘记这桩事情!”经玉凤一提醒,陆伯轩才猛地记起,赶紧转身从后门进了店堂。
刚踏进略显幽暗的店堂,陆伯轩便瞧见一个人背着手,正仰头专注地欣赏墙上悬挂的几幅字画。
起初,他以为是隔壁弄堂的赵先生到了。可再定睛细看——背影陌生,身形似乎也对不上……但不知为何,又隐隐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这位先生光临小店,是想买点什么?”陆伯轩压下心头的疑惑,上前几步,客气地招呼道。
“哈——哈——哈——哈——!”那人朗声笑着转过身,“陆老板,好久不见呐!”
陆伯轩心头一震,来人竟是二宫正辉!他目光迅速将对方上下扫视了一遍。眼前的二宫,依旧是那副做派:笔挺的西装,纹丝不乱的头发,金丝边眼镜后那双闪着狡黠精光的眼睛……只是唇上多了一道修剪齐整的浓黑胡须。
“二宫先生,”陆伯轩稳住心神,语气平淡无波,“确实许久未见。不知今日是何风,把您吹到陆某这方寸小店来了?”
“鄙人前些日子奉调去满洲任职了一年,最近才刚调回上海。”二宫边说边自顾自往书案前的椅子上一坐,那姿态,完全是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哦?”陆伯轩眉毛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那二宫先生真是辛苦了,天南地北地奔波,一会儿江南,一会儿东北。” 他话里看似关切,字字却都像裹了一层冰霜,藏着无尽的冷嘲。
二宫却浑然不觉这弦外之音,竟还深有同感地点点头:“嗯!的确辛苦!主要是满洲那地方苦寒彻骨,对我这个生在鹿儿岛暖乡的人来说,实在难熬。”
寒暄几句后,二宫话锋一转进入主题。
“陆桑,鄙人已不再领馆任职,目前鄙人已调任军方,今天前来一是看望你这位旧时老友,二是想请陆老板出面担任虹桥一带的维持会会长,不知陆老板意下如何?”二宫语气平和,带着商量的口吻,但眼神中却是强硬尽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市井长河:民福里百年烟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市井长河:民福里百年烟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