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生态农业价值论坛”的成功举办,将“归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体的赞誉、资本的追捧、合作邀约如雪片般飞来,陈飞和苏小倩一时间仿佛置身于聚光灯下的漩涡中心。
桃源村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众人瞩目的!这里每天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从全国各地甚至远自海外赶来的考察队伍。这些人怀揣着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好奇与向往,蜂拥而至。
而永昌爷和阿牛爷也因此一夜之间声名大噪,他们仿佛变成了两颗耀眼的明星,频繁地受到各方邀请,出席各式各样的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并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向人们传授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艳。
此时此刻,整个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沉醉于那种经过长时间努力奋斗终于得到外界广泛认同后的巨大成就感之中,但同时身体上的疲劳感也如影随形般挥之不去。
不过就在这个看似一片繁荣昌盛景象的时候,唯有苏小倩心中暗自滋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情绪。
于是乎,在某次专门针对内部事务管理所召开的会议当中,她毫不客气地站起身来,面色凝重地告诫在座的所有人说:正所谓树大招风啊!如今咱们可谓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如果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会失足坠落谷底。所以越是在这样关键紧要的时刻,咱们就越发需要保持高度警觉才行呐!
事实上,苏小倩此番所言绝非无稽之谈或者杞人忧天。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时间,第一个暴露出问题的便是那错综复杂且至关重要的供应链环节。
随着“归农生态指数”认证产品需求的暴增,现有合作基地的产量已远远无法满足订单。
市场部承受着巨大压力,不断催促拓展新的合作农户。
一位新加入的副总建议:“我们可以适当放宽‘灯塔计划’的准入门槛,先发展一批‘联盟农户’,采用我们提供的简化版生态种植规范,快速扩大认证产品的供给。”
这个提议在管理层引发了激烈争论。陈飞眉头紧锁:“简化版?生态种植是一个系统,环环相扣,如何简化?这会不会稀释我们认证的含金量?”
“但市场不等人!”市场总监据理力争,“如果我们无法满足需求,那些高端渠道和消费者就会转向其他品牌。而且,我看过简化版规范,核心要求都保留了,只是降低了一些非关键指标的执行难度。”
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的商业妥协;反对者则坚持,这是对核心价值的背叛。会议不欢而散。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严峻的挑战悄然浮现——技术瓶颈逐渐浮出水面。
由张奕牵头负责的生态指数 2.0系统,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当它尝试与更为多元且错综复杂的新型基地数据进行对接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模型适配性问题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前头。
要知道,这一整套评估体系可是建立在桃源村以及云雾苗寨宝贵实践经验之上的啊!
然而,一旦将这套体系生搬硬套至广袤无垠的东北黑土地或者风沙漫天的西北戈壁滩等地,其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及公正性立刻遭到了公司内部一众专业技术人员的强烈质疑。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张奕深感责任重大,他毫不犹豫地向顶头上司陈飞如实禀报:目前来看,咱们必须得投入大量精力去做更多深入细致的本地化校准工作,并不断推动模型更新换代才行啊!不然的话,如果就这样草率地把最终生成出来的那份评估报告公之于众,恐怕极有可能会让广大消费者产生误判,甚至还有可能会给那些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始料未及的不良影响呢……
听完张奕这番言辞恳切的陈述之后,陈飞不禁陷入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问道:那照你这么说,完成这些任务大概还需要多久呀?
只见张奕皱起眉头认真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我觉得最少也得花上半年左右的时间吧,而且在此期间还要争分夺秒地开展高密度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并持续推进相关算法的优化改进进程......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篇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通过对“归农”早期公布的部分数据进行的第三方分析,指出其“生物多样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倾向于展示积极结果。
虽然论文措辞严谨,仅表示“需要进一步探讨”,但在竞争对手的推波助澜下,被解读为对“归农”生态指数科学性的“重磅质疑”。
一直视“归农”为标杆的媒体和公众,第一次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网络上开始出现“神话破灭?”“归农是否也被资本裹挟?”的讨论。
面对内外的压力,陈飞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
夜晚,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看着墙上桃源村梨园的大幅照片,那是项目初期永昌爷带着他们规划时的场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想在风口起飞的猪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想在风口起飞的猪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