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把文件夹夹在腋下,电动车拐进法院地下车库时,轮胎碾过最后一片积水。他没抬头看那辆停在出口的黑色轿车,也没再回头。钥匙拔出来,金属边缘硌着掌心,他顺手将U盘塞进领带夹内侧——那里面存着他和张叔所有的沟通录音,原始文件,未剪辑,带时间戳。
开庭前十分钟,他走进第八法庭。旁听席坐了七八个人,有记者,也有物业公司的老员工。张叔坐在原告席第一排,看见林远进来,下意识摸了摸口袋,又缩回手。林远对他点了下头,把材料摊开。
法官刚宣布进入举证环节,恒正所的代理律师起身,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录音笔。
“庭上,我方提交一段新证据。”他声音平稳,“是原告代理律师林远与客户张某某于本月五日的私下谈话录音,内容涉及诱导性索赔,请法庭当庭播放。”
林远没动。录音开始:
“……只要把事闹大,赔偿至少翻三倍。媒体一报,法院也得掂量。”
声音确实是他的,语调却平得像读稿,没有呼吸起伏,没有背景音,连他说话时常有的半秒停顿都没有。
旁听席有人低声议论。记者低头记下“律师煽动闹事”几个字。
林远站起身,声音不急:“这段录音,我从未参与录制,也不知情。我申请对音频进行声纹鉴定,确认真实性。”
对方律师立刻反对:“林律师,庭审不是技术实验室。您质疑证据,却拿不出反证,这是拖延程序。”
林远没看他,转向法官:“《司法鉴定通则》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对关键证据的真实性存在合理怀疑时,应启动技术验证程序。我方愿意承担全部鉴定费用,并承诺在四十八小时内提交正式报告。”
法官皱眉:“鉴定需要时间,庭审不能无限期推迟。”
“我有比对样本。”林远打开手机,调出三段录音,“这是我在律所与张叔沟通的原始记录,包含环境音、语气波动、语句中断等真实对话特征。可当场提交司法鉴定中心比对。”
他点了播放。第一段里,李薇敲门进来问社保补缴进度,打印机在背景里嗡嗡响;第二段,张叔问:“林律师,我们能赢吗?”他回答:“按证据,胜诉率70%。”说完习惯性停顿,翻了页文件;第三段,他接了个电话,语气突然放低,说“等我查清楚再答复”。
三段录音放完,法庭安静了几秒。
林远看着对方律师:“真对话有干扰,有犹豫,有节奏变化。而你们提交的录音——每一句话的语速、音高、停顿都完全一致,连呼吸频率都像机器生成的。请问,人在说话时,会连续三分钟保持同样的吸气节奏吗?”
对方没接话。
法官沉吟片刻:“准许声纹鉴定申请。在报告出具前,该录音暂不作为定案依据。”
恒正所律师刚要开口,林远又说:“庭上,我请求播放一段真实录音,用于对比说明。”
法官点头。
林远点开另一段音频。还是他和张叔的对话,地点在律所接待室。张叔声音发紧:“林律师,要是输了,我这把年纪去哪儿找新工作?”他回答:“我们走程序,该争的不放,但不能靠闹。”背景里空调滴了滴水,门外有人走过,脚步由远及近,又消失。
录音结束,林远说:“这是上周四下午三点十七分的谈话,有监控可查。而对方所谓的‘五日录音’,发生在一个我根本没见客户的时间段。时间、环境、语音特征全部对不上。”
对方律师终于开口:“林律师,您这是不是太敏感了?一段录音,您非要说成伪造,是不是心虚?”
“心虚的是你们。”林远声音没抬,“敢提交这份录音,就该料到会被鉴定。如果真是我讲的,你们为什么不早交?偏偏在账户冻结后第二天拿出来?这不是举证,是反扑。”
法官敲了下法槌:“双方注意言辞。”
林远坐下,手放在文件夹边缘。他知道,对方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休庭十分钟回来,恒正所律师递上一份补充说明,称录音来源为“匿名知情人士提供”,并强调“内容真实,程序合法”。
林远接过复印件,扫了一眼,抬头:“你们连原始载体都没提交。录音笔是新的,序列号未激活,电池满电。这种‘证据’,连基本的形式要件都不符合。”
对方律师冷笑:“林律师,您是不是忘了,您上次提交的银行流水,也是复印件?”
“我的每一份材料,都有骑缝章、签收单、第三方存证记录。”林远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这是打印店出具的存证证明,日期、时间、操作人全部可查。而你们的录音笔——”他指着桌上那支黑色设备,“没有使用痕迹,没有数据导出记录,甚至连包装膜都没撕干净。这是证据,还是道具?”
法官再次要求双方冷静。
林远没再争辩。他打开手机,拨通司法鉴定中心电话,当庭申请加急处理,上传三段比对样本,并确认四十八小时内出报告。
挂断后,他对法官说:“我已启动鉴定程序。若对方坚持该录音有效,请他们也提供原始音频文件、录制设备、存储路径。否则,这就是一场用技术伪造的陷害。”
旁听席有人开始拍照。记者低头改标题。
庭审结束,法官宣布休庭,待鉴定报告提交后再行开庭。
林远收起材料,走出法庭。张叔在门口等他,手里攥着一个旧布袋。
“林律师,我……我刚才差点信了。”他声音低,“那录音听着像你,我心都凉了。”
“现在信了?”
“信了。”张叔点头,“你说过,真话不怕查。”
林远把U盘从领带夹里取出来,看了看,重新放回内袋。
“他们下次还会来别的。”
“那你怎么办?”
“照常办。”林远说,“他们用假的,我用真的。他们拖时间,我抢证据。他们想让我乱,我就更得稳。”
两人走到法院门口,阳光斜照在台阶上。一辆车停在路边,车窗降下一半,里面的人没动。
林远没看那辆车。他掏出电动车钥匙,插进锁孔,拧动把手。
车轮刚滚动,身后传来脚步声。他没回头,只听见张叔在后面喊:“林律师,等我一下!”
他放慢速度,等那人追上来。
喜欢林远的律师生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林远的律师生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