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昨日相比,图上的星河似乎更加璀璨了几分,尤其是代表着石守拙、林素问、赵青山三人的光柱,在得到福报滋养后,不仅自身更加明亮粗壮,其散发出的光芒,也开始如同涟漪般,影响着周围更多的光点。
福缘道统初立,成效已显。文昌帝君陈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全城,重点关注那三位已受赐福之人。
石守拙:匠心感应,传承有望
老城区那间破旧的工作坊内,石守拙正就着昏黄的灯光,仔细打磨一尊菩萨像的衣纹。自从那日莫名感到胸腹舒畅、呼吸顺畅后,他觉得自己枯竭的精力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手上的刻刀更加稳定,眼神也更加清明。
更让他惊喜的是,就在今日下午,一位年轻人在工作坊外徘徊了许久,最终鼓足勇气敲响了他的门。年轻人自称李慕远,是省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在一次非遗展览上见过石守拙早年的作品,惊为天人,几经周折才打听到这里。
石老师,我想跟您学习生漆夹纻!李慕远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不怕苦,也不怕时间长,只求能学到这门手艺的真谛。
石守拙看着眼前这个与孙子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想起了冥冥中的那份感应。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让李慕远亲手尝试调制最基础的灰料,观察他的耐心与悟性。令他欣慰的是,李慕远不仅手上功夫灵巧,对这门古老技艺的理解也远超常人。
明天早上八点,带工具来。老人终于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功德簿》显化:石守拙的善功光柱因传承有望而更加凝实,底部延伸出细小的金色根须,与代表技艺传承的规则支流连接得更深。
林素问:仁心所至,福缘相随
社区诊所里,林素问刚刚送走最后一位病人。她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肩膀,脸上却带着满足的微笑。这段时间,她感觉自己思路格外清晰,几个困扰许久的疑难病症,竟在偶然间灵光一闪,找到了新的诊疗思路,效果出奇的好。
更让她惊喜的是,儿子从学校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她,自己在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大赛中进入了决赛圈。而就在今天上午,诊所账户上突然收到了一笔五十万元的匿名捐款,指定用于更新医疗设备。院长几经查证无果,最终只能归结为某位不愿留名的慈善家之举。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林素问看着窗外,喃喃自语。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的信念。
《功德簿》显化:林素问的善功光柱稳定增长,如涓涓细流汇成更宽阔的河流。其医德仁心的光辉,隐隐笼罩着整个社区。
赵青山:青山得助,众志成城
山林间,赵青山健步如飞,完全看不出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自从那次在山中巡逻时感觉旧伤好转、精力充沛后,他护林的劲头更足了。而转机也接踵而至——先是本市一家报社的记者偶然听说了他的事迹,前来采访;随后,环保局主动联系他,邀请他参与全市的森林资源保护规划。
更让他感动的是,报道刊出后,陆续有志愿者联系他,希望加入护林的行列。短短半个月,他已经组织起一支有二十多人的青山护林志愿队。今天,他们刚刚配合林业部门,成功阻止了一起盗伐林木的事件。
老赵,你这身子骨,比我们年轻人还硬朗啊!新加入的年轻志愿者小陈佩服地说。
赵青山哈哈一笑:不知怎么的,最近感觉浑身是劲!有大家帮忙,咱们这片青山,一定能守得住!
《功德簿》显化:赵青山的善功光柱变得更加雄浑,与官方秩序民间力量的规则线条紧密交织,形成稳固的网络。
看着福缘洞天内三人越发粗壮明亮的光柱,以及他们开始影响、带动周围更多善行光点的景象,文昌帝君陈远心中欣慰。福缘道统的精准与引导之效,已然显现。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推演道统规则时,神念微动,感应到了一处异常。
那是在南都市中心区域,一股微弱但极其纯粹的正在苦苦挣扎,其周围缠绕着浓重的——那是急功近利、浮夸虚荣的意念。
新案例:风骨难存,文心蒙尘
主角:苏怀瑾,男,四十五岁,南都市知名作家,曾任市作协副主席。
善行:早年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着称,培养、提携过多位文学新人。始终坚持文学操守,拒绝为商业利益写作应景之作。
现状:因坚持批判现实主义创作路线,作品销量不佳,版税微薄。近期因妻子重病需要巨额医疗费,陷入极度经济困境。面临出版社要么写畅销书,要么解约的最后通牒,内心在坚守风骨与拯救爱人之间痛苦挣扎。
《功德簿》福缘洞天显化:其核心的光点依旧纯粹如金,但已被、、的灰气重重包裹,光芒黯淡。其气运摇摇欲坠。因果承负之树显示:若其屈服,文心蒙尘,虽可得一时之利,但文运将受损;若其坚守,则可能失去救治妻子的机会,抱憾终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