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福缘洞天”对这三个新案例清晰而精准的剖析,陈远心中豁然开朗。他不再犹豫,引动神力,依照这初生的道统规则,开始赐福。
他首先望向石守拙老人:
“匠人石守拙,守拙抱朴,以一生坚守传承文明薪火,其志可嘉,其功在千秋。依福缘道统,赐福如下:一、润泽其身,咳喘旧疾渐愈,体魄强健,足以支撑传承;二、引动机缘,三月之内,必有心性纯良、颇具慧根之年轻学子,感召而至,诚心拜师;三、彰其技艺,半年之内,其作品将得遇真正识货之人,于重要文化展览中惊艳亮相,价值重获认可!”
一道蕴含着“生机”、“缘法”、“名望”的七彩祥光,遵循着道统规则的引导,精准地洒向石守拙。老匠人正在擦拭一件未完的作品,忽然觉得胸中郁结之气舒缓不少,窗外阳光洒在作品上,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接着,陈远目光转向社区医生林素问:
“医者林素问,仁心仁术,润泽乡里,德被众生。依福缘道统,赐福如下:一、改善其器,一月之内,其所在诊所将获得一笔意外捐赠,用于更新关键医疗设备;二、佑其家宅,其子学业精进,未来可期,家庭和睦安康;三、增其智慧,于医术之上偶得灵感,精进一步,能惠及更多病患。”
又一道带着“顺遂”、“成就”、“安康”意味的福光,跨越虚空,笼罩林素问医生。正在为病人听诊的她,忽然对某个疑难病症有了新的诊断思路。
最后,陈远看向环保志愿者赵青山:
“志愿者赵青山,赤子之心,守护青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依福缘道统,赐福如下:一、强健其魄,旧伤暗疾逐步好转,精力充沛;二、汇聚同道,两月之内,其善举将经媒体报道,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并引起环保部门重视,纳入官方保护体系;三、保障其生,获颁‘环保卫士’荣誉及相应津贴,使其无后顾之忧,专心护林。”
第三道饱含“活力”、“声援”、“安稳”的福缘之光,降于赵青山之身。正在山间巡逻的他,感觉脚步轻快了许多,手机里恰好弹出环保局约谈的通知。
福报赐下,依循道统,如春雨润物,精准而温和。
陈远并未停下。他意识到,个人的福报固然重要,但若能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正向循环,力量将更为巨大。他想到了之前赐福的韩立明(献血者,其子考入名校)和方文山(诚信书商)。
“《功德簿》,可否将此类善行得报的典范,以不干涉凡人意志为前提,适度显化其‘气运征兆’,引动世人关注与效仿?”
《功德簿》七彩光芒流转,推演片刻,给予了肯定的回应。它可以在不暴露神迹的前提下,微妙地增强这些“善行典范”身上的“吸引力”,让他们的事迹更容易被挖掘、传播,其成功更容易被归结为“好人有好报”,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励更多人效仿。
陈远欣然应允。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韩立明所在单位将其树立为“热心公益、家风醇厚”的典型进行宣传,其子韩俊的成才故事被广泛传播,无形中激励了更多人参与献血和慈善。
方文山的“文心书屋”在获得帮助后,被本地媒体报道,成为了“诚信经营、守护文化”的标杆,吸引了更多顾客和合作机会,其模式甚至被其他书店借鉴。
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南都市的“善功福缘图”,使得那星河愈发璀璨。
数月之后,福报再次悄然结果。
石守拙老人身体明显好转,一位对传统工艺充满热忱的美院毕业生几经辗转找到他,真诚拜师;他的作品在一次全国性的非遗大展上引起轰动,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林素问医生的诊所果然收到了匿名人士捐赠的新型检查设备,诊断水平大幅提升;她的儿子在学术竞赛中获奖;她本人也对一种常见慢性病的调理有了独到心得。
赵青山的事迹被电视台报道,成立了“青山护林志愿队”,与林业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还获得了政府的奖励和补贴,护林工作走上了正轨。
看着“福缘洞天”内,代表三人的善功光柱因福报的滋养而更加粗壮明亮,并与更多新生的善行光点产生共鸣、链接,陈远心中充满了成就与宁静。
“善政不扰民,福报不强行。立规仪以明赏罚,顺因果而泽善行。此方为文昌之道,长治久安之基。”
他明白,这套初生的“福缘道统”还需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完善。但方向已然明确,道路已然开辟。守护文运,不仅在于涤荡污浊,更在于精心培育每一株善的幼苗,引导其生长、繁衍,最终让这人间,沐浴在文明与善行的光辉之下。
殿内,《功德簿》散发着温润而永恒的七彩霞光,“福缘洞天”在其深处缓缓运转,记录着善功,平衡着因果,预示着南都市的文运,正走向一个福泽绵长、善行不息的新时代。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科级帝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