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建国的病情稳定,转入漫长的康复期,护工专业细心,苏晚也时常探望陪伴,让李默肩上的重担卸下不少。默资本内部,经历赵坤诬告风波的淬炼,团队凝聚力不降反升,如同被锻打过的精钢,更加坚韧。外部,贝法资本暂时蛰伏,舆论彻底转向,将默资本塑造成了不畏强权、坚持技术创新的本土企业典范。
难得的喘息期,李默却没有丝毫松懈。他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默云智造”的深度整合与“星辰计划”的全球人才招募中。利用“战略推演(精通)”和初露锋芒的“技术预研”功能,他清晰地规划出未来三到五年的技术发展路径,并开始着手布局下一代基于量子传感和边缘智能的探测技术,这几乎是瞄准了五到十年后的产业制高点。
资本层面,随着默资本声望日隆,以及“洞察之眼”在华微装备等核心客户产线上稳定运行、口碑持续发酵,新一轮的融资变得顺理成章,甚至不需要李默过多费心,顶级的投资机构便捧着优厚的条款主动上门。但李默的野心,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私募股权融资。
“是时候,考虑更广阔的舞台了。”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上,李默抛出了这个议题。
苏晚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你是说……IPO?”
“对。”李默点头,目光扫过与会的核心成员,“默资本需要更稳定的长期资本支持,需要更高的国际知名度,也需要一个更公开透明的平台,来应对未来可能更加复杂的国际竞争。纳斯达克,或者港股,是我们的目标。”
这个决定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上市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更透明的财务披露、更激烈的股价波动应对,但也意味着默资本将真正从一个成功的私募投资项目,蜕变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公司。
准备工作悄然启动。陈律师牵头,开始遴选承销商、审计师、律师团队。苏晚则负责与潜在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进行前期接触和路演预热。李默坐镇中枢,确保公司业务在上市筹备期间,依旧保持高速稳健的增长,所有的财务数据和运营指标都必须完美无瑕。
生活似乎也随着事业的稳步推进而变得规律且充实。李默固定每周抽出两三个晚上,回父亲那边吃饭,听老人家唠叨些家长里短,汇报一下公司的“好消息”(自然是过滤掉所有风险的版本)。他与苏晚的关系,在共同经历了大风大浪后,愈发默契深厚,虽然彼此都忙,但一个眼神,一个电话,便能感知对方的情绪和需要。他们甚至开始偶尔讨论,等上市成功后,去哪里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假。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
然而,系统的警示,总是在最平静的时刻响起。
[宏观态势感知(初级)解锁进度:85/100。]
[被动预警:检测到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信号,风险偏好微妙转变。与宿主业务高度相关的半导体产业周期指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
[关联分析:结合‘技术预研’指向的未来技术方向,判断当前默资本估值模型可能过于乐观,存在与未来市场情绪错配的风险。]
这并非具体的危机,而是一种模糊的、基于海量宏观数据和行为金融学模型推演出的“势”的变化。就像海平面之下,一股巨大的暗流正在悄然转向。
李默站在办公室巨大的全球资本市场数据屏前,看着那些代表着资金流向、利率预期、行业景气的曲线和色块。“宏观态势感知”赋予他一种超越常人的直觉,他能“感觉”到,那片代表着科技股、代表着高成长性资产的颜色,正在由炙热的红色,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向冷静的蓝色过渡。
“我们的上市时间表,可能需要调整。”在一次与承销商的内部沟通会上,李默突然提出。
投行的代表,一位经验丰富的董事总经理,微微皱眉:“李总,目前市场对默资本这样的硬科技标的非常追捧,估值也给的很有诚意。推迟上市,恐怕会错过最佳窗口期。您担心的周期问题,我们认为至少在未来六到十二个月内,不会对优质公司构成实质性影响。”
苏晚也看向李默,眼中带着询问。按照常规分析,现在确实是上市的黄金时期。
李默没有直接反驳,他不能说出系统的预警。他换了一个角度:“我们的‘洞察之眼’2.0版本,以及基于量子传感的原型机,预计还需要九到十二个月才能达到商业化交付标准。如果现在上市,我们讲述的故事,是基于1.0版本的技术和现有订单。但如果再等一年,我们可以向市场展示一个更完整、更具颠覆性的技术图谱和商业模式,估值基础会完全不同。”
他看向那位投行代表,语气沉稳:“我相信,一个能穿越周期、持续推出领先技术的公司,其长期价值,远高于在市场高点匆忙上市套现。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价值锚’,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情绪溢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无敌神豪系统你想要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