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楼那间临时调配给“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仿佛成了清源县经济肌体的“重症监护室”。夜深人静,整栋大楼只剩下零星几处灯火,李双林这间便是其中之一,像一枚钉子,楔入这片沉寂的权力场。
灯光下,李双林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报表之中,如同一名专注的考古学家,试图从这些冰冷的数字和冠冕堂皇的文字之下,挖掘出被掩埋的真相。桌上,除了各局委办报送来的、经过精心修饰的总结报告和规章制度汇编,更多的是吴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原始数据——企业注册与注销数量那陡峭的变化曲线,项目审批各环节令人绝望的平均耗时对比图,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那看似合理、实则盘根错节的明细清单,以及厚厚一摞来自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的匿名调查问卷反馈。这些问卷上,写满了被压抑的愤怒、小心翼翼的控诉和几乎不抱希望的期盼。
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锁在电脑屏幕上吴越刚刚提交的一份深度分析报告上。报告的焦点,是清源县三家曾经被韩东风树为典型、享受了无数政策红利和资源倾斜的“重点扶持企业”——东风建材、富康矿业、清河纸业。
根据官方报送的数据,这三家企业堪称清源县工业的“三驾马车”,营收和利润连年保持高增长,是无可争议的“明星企业”、“纳税大户”,是韩东风主政时期经济工作的“辉煌业绩”。
然而,吴越凭借其专业的审计背景和娴熟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交叉比对税务系统的真实缴税记录、供电公司的实际用电数据、人社部门的社保缴纳人数和金额,以及全国范围内同规模、同类型企业的平均经营水平,勾勒出了一幅截然不同、令人触目惊心的图景:
东风建材,报表上显示产能利用率高达85%,但其实际耗电量支撑的产能,最多不超过设计产能的60%。其上报的巨额营收,与它原材料采购发票上显示的规模严重不符,大量采购合同被证实为虚假贸易,资金在关联公司间空转,纯粹为了做大流水,套取银行贷款和政府基于“规模”的奖励。
富康矿业,更是离谱。其声称的矿产开采量和销售额,需要匹配的炸药消耗量和运输物流单证,存在巨大缺口。更有一笔高达五千万的“技术改造”财政补贴,项目验收报告完美无瑕,但吴越通过卫星图片对比发现,所谓的“新上马自动化生产线”所在的厂房,在过去两年内根本没有任何新建或改造的痕迹。那笔巨款,如同人间蒸发。
清河纸业,看似经营尚可,但其利润构成极度畸形。扣除每年固定的、数额巨大的政府环保补贴、税收返还和“科技创新”奖励后,其核心的造纸业务连续五年处于亏损状态。它就像一个被不断输血的病人,一旦失去外部供血,瞬间就会土崩瓦解。而其庞大的债务,大多以县财政信用或城投公司担保为依托,绑定了多家地方商业银行。
“数据造假……债务窟窿……”李双林喃喃自语,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握着鼠标的手心沁出冰冷的汗水。
这三家看似光鲜亮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明星企业”,根本就是依靠韩东风权力疯狂输血,用巨额债务和公共资源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是紧紧吸附在清源县财政和金融血管上的三颗巨大“毒瘤”!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吞噬财富,是为了完成某些人的政绩工程,是为了维系一个庞大的利益分配网络!
韩东风倒了,失去了持续不断的权力输血,这三家依靠“庞氏骗局”维持的企业,还能支撑多久?李双林几乎能听到那根越绷越紧的资金链,发出的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一旦断裂,引发的将是毁灭性的连锁反应——银行系统瞬间产生数亿甚至十几亿的坏账黑洞,无数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被拖垮,成千上万的工人面临失业,地方金融信用体系濒临崩溃……
这是一个威力远超韩东风个人贪腐的、随时可能引爆的巨型炸弹!而它爆炸的冲击波,将席卷整个清源县,无人能够幸免!
而他如今要推动的“营商环境优化”,其核心就是要建立公平、透明、法治的市场环境。这必然意味着,要清理掉这些依靠特权生存、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的“毒瘤”!这无异于要在拆除这颗巨型炸弹的同时,还要应对安放炸弹、依赖炸弹生存、以及害怕炸弹爆炸波及自身的那些隐藏势力的疯狂反扑!
就在他心潮剧烈起伏,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立刻、马上向杨国威书记汇报这一重大发现,并商讨应对之策时,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办公电话,毫无征兆地、突兀地炸响了铃声。
“叮铃铃——叮铃铃——”
刺耳、急促的铃声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回荡,带着一种催命般的意味,狠狠撞击着人的耳膜和心脏。
李双林的心脏猛地一缩。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屏幕上跳动着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没有任何单位标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略一沉吟,伸手拿起了话筒,贴在耳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日惊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