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风被正式采取留置措施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清源县乃至江阳市的官场深处,激起了汹涌的暗流。
表面上的波澜不惊之下,是无数通加密的电话、紧闭的办公室门内急促的商议、以及某些人难以掩饰的惊慌失措。与韩东风关系密切的各级干部,有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开始千方百计地打探消息,寻找退路;有的则强作镇定,暗中进行着利益切割和证据销毁;更有甚者,如同被惊扰的毒蛇,在暗处昂起了头,吐着信子,警惕而危险。
清源县纪委那间用作临时指挥部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尽管首恶已初步被控制,但专案组核心成员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轻松。
市纪委孙副主任掐灭了手中的烟头,眉头紧锁,目光扫过李双林、陈静和周凯:“韩东风到案已经超过四十八小时,审讯工作阻力极大。这个人,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狡猾、顽固。”
负责主导审讯的市纪委一位处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语气带着疲惫和一丝无奈:“他承认对下属监管不力,承认王猛等人可能背着他做了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但对于指使他贪污、授意杀害张万和、以及操控整个洗钱网络的核心指控,一概否认。他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死去的张万和,以及即将被审判的王猛、刘富贵和董成浩。他反复强调自己不懂经济,不直接经手具体业务,完全是一副被手下蒙蔽的‘无辜领导’形象。”
“他在拖延时间,也在试探我们的底线。”陈静冷静地分析,“他在赌我们找不到能直接指证他主观犯罪意图和具体操作细节的铁证。现有的书证和资金链条虽然庞大,但经过他精心设计的防火墙,在法律上,他依然有狡辩的空间。”
周凯调出了复杂的资金流向图,指着那些层层嵌套的公司结构:“从技术层面看,韩东风的防护做得确实非常专业。所有指令都是口头或通过无法追踪的临时号码下达,资金流转到最后,与他个人名下的资产切割得很干净。除非他自己开口,或者有直接参与核心环节的证人指证,否则要形成无可辩驳的闭环,难度不小。”
李双林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大脑在飞速运转。韩东风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一个在清源县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的官僚,绝不会轻易认罪。他就像一只缩进坚硬外壳的老龟,寻常的敲打根本伤不到其分毫。
“我们必须找到一把能从他内部攻破堡垒的钥匙。”李双林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一个了解他最核心秘密,并且有可能愿意开口的污点证人。这个人,不能是王猛那种冲锋陷阵的打手,也不能是刘富贵、董成浩那种摆在明面上的白手套。他应该是韩东风真正信任的,能替他处理最隐秘、最见不得光事务的‘心腹’,类似于古代大户人家替老爷掌管密账的‘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孙副主任若有所思,“韩东风身边,还有这样的人?”
“有。”李双林肯定地点点头,示意周凯调出一份资料,“这个人叫钱思明,今年六十二岁,退休前是县财政局的老资格会计,业务能力极强,尤其精通账目处理和资金调度,性格谨慎内向,甚至有些古板。最关键的是,他年轻时家境贫寒,曾得到过韩东风已故父亲的大力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并安稳工作。他对韩家,怀有强烈的报恩心理。”
屏幕上显示出钱思明干净得过分的档案:退休多年,深居简出,几乎不与官场上的人来往,银行流水显示只有养老金和几笔说不清来源、但单笔数额不大的转账。
“表面越干净,越可疑。”陈静立刻抓住了关键,“一个退休老会计,哪来那么多不明来源的转账?而且时间点……似乎与韩东风几个关键节点的资金活动有所吻合。”
周凯迅速进行数据关联,很快有了发现:“李镇长判断的方向很准。我交叉比对了韩东风直系亲属,以及董成浩、刘富贵等人这些年的资金流水和资产变动记录,发现有几笔比较奇怪的操作。比如,韩东风妻子姜芹名下有一套位于省城的房产,首付款来源复杂,但中间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咨询公司周转,而这家咨询公司注册时留的联系电话,经核实,是一个早已停机的号码,但该号码在停机前,主要联系人之一就是钱思明!”
“还有,”周凯继续深入挖掘,“韩东风的儿子前年在海外购置资产,所需的巨额资金并非直接来自已知的洗钱链条,而是通过一个复杂的、由多个离岸公司组成的网络注入,追踪难度极大。但是,在这个资金网络启动前大概半年,钱思明的儿子在国内一次性全款购买了一套价值超过三百万的房产,资金来源自称是‘家族积蓄和亲戚借款’,但无法提供具体借款凭证。一个退休老会计,能有这么多‘家族积蓄’?”
疑点越来越多,钱思明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一个隐藏在幕后,利用其专业知识和韩家的信任,为韩东风处理最隐秘财富的“隐形管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日惊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