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在陈家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尴尬到几乎令她窒息的偶遇后,周雨彤回到自己那间租来的、仅有四十平米的小公寓,关上门,背靠着冰冷坚硬的门板,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陈嘉铭那没有任何温度、甚至不带一丝探究和疑问的眼神,像一道无形的冰墙,将她彻底隔绝在他的世界之外,那瞬间的寒意,深入骨髓,让她连着好几个晚上都从睡梦中惊醒,心口冰凉。
她用力甩了甩头,像是要驱散脑海中那张冷峻的面孔。现在不是沉溺于这种无望情绪的时候,她反复告诫自己。她接下了张阿姨的设计委托,这不仅是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救赎,一个她向过去那个不堪的自己告别的仪式,一个或许能稍微弥补她内心巨大亏欠的机会。她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
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冷光映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她将下午在陈家老房子仔细测量的每一个数据,严谨地录入到设计软件中。小小的公寓客厅,墙体有些许开裂,采光也欠佳,但这并不妨碍她开始在虚拟的空间里,为那对曾经待她如亲生的长辈,构建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晚年居所。
陈家的老房子,是那种典型的旧式单元楼户型,客厅狭长,采光不足,动线也不甚合理。更重要的是,使用者是年纪渐长的张慧兰和陈卫国。张阿姨絮叨过自己越来越喜欢归置东西,却总觉得地方不够用;陈叔叔的腰肌劳损是老毛病了,久坐或弯腰都不舒服,而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阳台那把旧藤椅上看看书,晒晒太阳。
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周雨彤都一字一句地记在了心里,也刻在了她的设计草图上。
接下来的日子,她几乎进入了疯魔的状态。“雨桐设计”工作室里那盏廉价的LED台灯,常常亮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达旦。外卖的餐盒在角落堆成了小山,她也顾不上收拾。困意如山袭来时,她就用冷水狠狠扑脸,刺骨的冰凉能让她暂时清醒;灵感枯竭,思路堵塞时,她就像一头焦躁的困兽,在逼仄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她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是她全部的心血与情感。仿佛要将过去几年里,她亏欠陈家的那份体贴、那份感恩、那份作为晚辈应有的关怀,都一点一滴,小心翼翼地糅合进这几张即将定稿的设计图纸里。
她追求的,不仅仅是专业,更是极致到近乎偏执的用心。
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比较,她最终精心准备了三套各具侧重、却又都细致入微的设计方案。
第一套方案,她命名为“安然·居”。核心围绕着“安全与便利”展开。她详细标注了所有可能湿滑的区域——卫生间、厨房、阳台,强烈建议采用摩擦系数极高、经过防滑处理的哑光地砖。在卫生间的马桶旁、淋浴区的墙壁内侧,她都明确标注了需要预埋坚固承重构件的位点,并附上了几种不同样式扶手的示意图,方便日后安装,为可能出现的行动不便做足准备。她甚至细心地将所有房间的门槛都设计成无障碍式,确保即使未来需要使用轮椅或助行器,也能畅通无阻。
第二套方案,她称之为“暖光·藏”。重点解决“收纳与采光”的痛点。她巧妙地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墙面空间,设计了大量顶天立地的嵌入式收纳柜,内部结构根据衣物、被褥、杂物等不同物品进行了精细划分。更大胆的是,她建议将客厅与相邻那间采光更差的次卧之间的非承重墙体部分拆除,改用透光性好又能保障隐私的长虹玻璃隔断,这一改动,不仅能极大改善客厅昏暗的状况,也让整个公共区域显得通透而宽敞。而最让张慧兰后来动容的,是周雨彤在阳台那个最好的角落,精心规划出的一个“阅读憩所”——那里将有舒适的电动调节躺椅(缓解陈叔叔腰部压力),有触手可及、容量足够的嵌入式书架,还有一盏光线柔和、角度可调的阅读灯,确保陈卫国能在最充沛的阳光下,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三套方案,则是更具前瞻性的“清氧·智”。融入了“环保与智能”的理念。她花费了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对比筛选了多种顶级的零甲醛、低VOC排放的环保涂料和板材,并强烈推荐更换密封性和保温性更好的断桥铝门窗,以及节水认证的卫浴产品。她还简单规划了未来可以便捷接入的智能家居系统点位,例如,在老人起夜必经的路线设置人体感应夜灯,在床头和卫生间设置隐蔽的紧急呼叫按钮,为不可预知的未来,多增添一份科技的保障和心安。
每一套方案,她都不厌其烦地附上了极其详尽的预算构成表、主要材料的品牌型号及检测报告摘要、关键的施工工艺节点说明。她的图纸绘制得清晰而精准,连一个开关面板的位置、一个插座的高度,都经过反复确认,力求完美。她描绘的,早已超越了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一个充满了尊重、关怀与爱意的,能够承载两位老人安稳、幸福晚年的港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婚礼前夜,她选择陪男闺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婚礼前夜,她选择陪男闺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