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欧陆”**
写完后,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语气既热情又保持距离,充满了“爱国”情怀,又丝毫不透露具体信息。他小心地将信纸折好,塞进一个普通的白色信封,没有写寄信人地址。
接下来,是包装。他从系统空间里,再次兑换了一枚全新的KBS-3807轴承——白天那枚已经用掉,他需要另一枚来实施计划。系统积分悄然减少,但他认为这是必要的投资。他找来一个大小合适的硬纸盒,里面垫上旧报纸和碎布头,小心翼翼地将轴承放进去,然后把那封“华侨来信”压在轴承下面。最后,用粗麻绳将纸盒捆扎结实。
做完这一切,夜已经深了。他听到父母房间的灯已经熄灭,传来父亲沉重的鼾声。
第二天是周末。林向阳一大早就起床,抱着那个包裹,骑着自行车出了门。他没有去附近的邮局,而是特意骑了四五站地,来到了城西一个规模较大、人流嘈杂的邮电所。他压低帽檐,用事先准备好的、略显潦草的字迹填写了包裹单,收件人写的是“红星机械厂 第一车间 林大山主任”,寄件人则只写了一个模糊的“内详”。付了邮费,看着工作人员将包裹收进去,盖上邮戳,他心中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三天后的下午,那枚经过“正规邮政渠道”寄送的包裹,如期抵达了红星机械厂第一车间办公室。
当林大山从通讯员手里接过那个眼熟的硬纸盒时,手再次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他几乎是粗暴地扯开麻绳,撕开纸盒,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封放在上面的信。
他迫不及待地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带着“侨味”的字句。“心系祖国”、“赤子之心”、“略尽绵薄之力”、“不必追查身份”……每一个词,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他之前的所有怀疑上。
他放下信,拿起盒子里那枚崭新的、与几天前一模一样的KBS-3807轴承,反复摩挲着,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和精密的做工。这一次,东西的来路似乎“清楚”了——是匿名爱国华侨的捐赠,通过国家邮政系统光明正大寄来的。
一种巨大的释然,混杂着难以言喻的感动和一丝羞愧,涌上林大山的心头。他之前竟然还怀疑儿子……看来,向阳那孩子,是真的在网上结识了一些了不起的、有情怀的海外同胞。这孩子,不知不觉间,竟然有了这样的人脉和际遇?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重新折好,连同那枚作为“证据”和“备份”的轴承,一起锁进了自己的办公抽屉最深处。然后,他直起身,走到车间门口,看着里面重新焕发生机的机器,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长长地、彻底地吐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许久的浊气。
晚上回到家,林大山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没有再追问林向阳关于轴承来源的细节,只是在饭桌上,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几分郑重其事的语气对儿子说:“向阳,你那些……海外朋友,这次真是帮了国家,帮了厂里的大忙。有机会的话,代厂里,也代我,谢谢他们。”
林向阳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他面上依旧平静,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爸。”
这一次,林大山看着儿子,眼神里不再只是父亲看孩子的目光,多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探究,以及,一丝隐约的、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察觉的倚重。
“海外爱国华侨”这个虚构的存在,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捐赠”,终于在他心里,落了地,扎了根。而林向阳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系统的力量,将借着这层完美的伪装,悄然改变许多事情。
喜欢四合院:我的1949从农村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我的1949从农村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