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家和林卫东要在县城安家,最高兴的莫过于王秀英和李红霞婆媳俩。
王秀英是一想到大儿子一家也要进城,以后离小儿子也近了,能互相有个照应,脸上的褶子都能笑开花。
而李红霞,则是彻夜未眠。
她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想着进城后的日子,一会儿琢磨着该给铁蛋和妞妞置办两件新衣裳,一会儿又盘算着该怎么跟城里的邻居打交道,既兴奋又忐忑。
搬家的日子,定在了三天后。
这三天,整个林家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气氛中。
林建国特意去队里请了假,又借来了队里那辆唯一的老牛车。
而林卫家,则在县城的新家里,做着最后的准备。
采购科最近确实清闲,乡下连野菜根都快被挖光了,没什么东西可供采购。
科长周建军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里看报纸喝茶,对底下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卫家每天都第一个到办公室,把活儿干得利利索索,到了下午,看没什么要紧事,就跟师傅老刘打个招呼,提前溜号。
老刘也知道他家里要搬家,正是忙的时候,挥挥手就让他走了。
搬家前一天他先是去把宿舍里的东西,都叫了一辆板车全都搬到了新房子里。
晚上,夜深人静,整条文庙胡同都陷入了沉睡。
林卫家关好院门,插上门闩,来到了后院那个伪装成柴火棚的地窖入口。
他掀开石板,一股阴凉的土气扑面而来。
林卫家没有下去,只是站在入口处,将意识沉入了空间。
他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要转移的物资清单。
随着他心念一动,储物区里的物资,凭空出现在了地窖的地面上,并且按照他的想法,自动码放得整整齐齐。
先是主粮,五十斤红薯干,二十斤玉米面,还有一小袋大概十斤的精白面。
这些数量不多,种类也普通,完全符合一个采购员能弄到的水平。
接着是肉食,一块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足有二十斤重的五花肉,几条晒得干香的咸鱼,还有十只处理干净的肥兔子。
这些是准备用来给大哥一家和他自己改善伙食的硬菜。
最后,他还拿出了一罐猪油,几包红糖,和十几斤耐放的土豆。
做完这一切,原本空荡荡的地窖里,已经有了一点存粮的底子。
虽然和他空间里那堆积如山的物资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林卫家盖好石板,重新用柴火把入口伪装好,这才松了口气。
……
搬家那天,是个大晴天。
一大早,林家小院就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林大山老爷子也背着手,从老宅溜达了过来,坐在院里的石凳上,看着儿孙们忙活。
林建国赶着牛车,停在院门口。
牛脖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林卫东和林卫疆兄弟俩,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几件家具。
一个半旧的木头箱子、两把小板凳,还有一口装粮食的瓦缸,都小心翼翼地抬上了牛车。
李红霞则抱着那个大大的铺盖卷,怀里还揣着个装着锅碗瓢盆的布包,眼圈红红的。
铁蛋和妞妞两个小家伙,更是激动得不行,穿着母亲连夜给他们缝补好的新衣裳,在牛车旁边跑来跑去,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好奇。
临走前,林卫东拉着李红霞,走到了林大山和母亲面前。
“爷爷,娘,我们走了。”
林卫东看着几位长辈,眼圈也有些发红,嘴笨的他,半天只说出这么一句。
李红霞则抹了抹眼泪,对着婆婆说道:“娘,你放心,到了城里,我一定照顾好卫东和孩子。”
“傻孩子,说这些干啥。”
王秀英拉着儿媳妇的手,把一小包还热乎乎的煮鸡蛋塞到她怀里。
“这不是去天边,就十几里地,往后卫家骑车带着,想回来还不容易?这是好事!以后你们就是城里人了,娘高兴还来不及呢!”
最后,林大山站起身,走到牛车前,摸了摸两个重孙的小脑袋。
“去吧。”他看着林卫东,声音不大,却很有分量。
“进了城,就是新日子的开始。别忘了自己是庄稼人出身,好好干活,给老林家争光。”
“哎!爷爷您放心!”
一番充满希望和不舍的叮嘱过后,牛车终于缓缓地启动了。
林卫家骑着自行车在前面带路,林卫东和林建国赶着牛车跟在后面,李红霞和妞妞、铁蛋,坐在车上。
一家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
……
到了县城,已经是中午了。
当牛车在文庙胡同19号那扇朱红色的院门前停下时,李红霞看着眼前这个干净整洁、带着两棵大海棠树的漂亮院子,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住进这么好的地方。
“嫂子,到家了。”林卫家笑着,打开了院门。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东西从牛车上卸下来,搬进院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