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点点头,目光落在张桂兰的蓝布袖套上——那袖套洗得发白,袖口还补着块补丁,是上次帮王大爷修水管时蹭破的。她想起前作查医保案时,遇到的那些基层干部,有的怕担责退缩了,有的却像张桂兰这样,揣着真心往前走。正是这些人的坚持,才让反腐不是一阵风,而是能吹到老百姓心里的暖。
“赵市长,以后排查会要是有需要,我也能来列席。”林晓说,“隆安的事,我放心不下——毕竟,民生监督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有人盯着,才能长久。”
老赵笑着应道:“那太好了!有你在,咱们更有底气。”
太阳慢慢升高,透过居委会的窗户,把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张桂兰把证书小心地放进帆布包里,旁边放着那本旧笔记本和新的记录笔。她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看满屋子的居民,又看了看墙上的民生方案公示表,突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以前跑政府,是为了替大伙“讨说法”,现在有了这本红本本,她要替大伙“盯到底”,让向阳里的屋顶永远不漏雨,让菜市场的路永远宽敞,让像李婶这样的老人,再也不用为了报销跑断腿。
“大伙要是没别的事,俺现在就去向阳里转一圈,看看改造的进度。”张桂兰拿起帆布包,笑着说,“下午再去菜市场,问问摊贩们有没有啥不方便的,都记下来,下周排查会好跟政府说。”
居民们笑着点头,看着她走出居委会的门,蓝布袖套在晨光里晃了晃,像一面小小的旗。王大爷拄着拐,跟在后面说:“桂兰,等等俺,俺跟你一起去——俺也想看看,咱们的房子现在咋样了。”
林晓和老赵站在门口,看着张桂兰和王大爷的背影慢慢走远,融进隆安的晨光里。老赵感慨道:“有这样的基层干部,隆安的民生,错不了。”
林晓笑着说:“是啊,只要有人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再难的坎也能过去——前作医保案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以后也会是这样。”
风从巷口吹过来,带着菜市场的烟火气和向阳里新刷的油漆味,拂过墙上的民生方案公示表,那些鲜红的对勾,在晨光里显得格外耀眼。张桂兰怀里的红本本,还在发烫,那是责任的温度,也是民生的温度——在隆安的土地上,这样的温度,会一直传下去,像春天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出守护民生的绿荫。
喜欢反腐深渊回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反腐深渊回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