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社区居委会的木门被推开时,晨光正斜斜地扫过墙上的“民生方案公示表”——向阳里改造进度、医保报销到账名单、菜市场摊位分配表,每一项后面都画着鲜红的对勾,像给灰蒙蒙的墙面缀了串灯笼。代市长老赵跟着林晓走进来,目光先落在墙角那堆旧材料上——去年冬天张桂兰用来记录诉求的笔记本,封皮磨破了边,页脚还沾着当时雪水的印子,如今被整齐地收在玻璃柜里,成了“民生攻坚”的念想。
“张主任,今天请大伙来,是想办件实在事。”老赵把手里的文件夹放在桌上,声音不高却透着郑重,“前阵子高县长在的时候,民生事拖成了糟心事,为啥?就是少了双盯着的眼睛。现在咱们要设‘民生监督员’,每个社区选一个,专门替大伙盯进度、提意见,不让‘拖、推、绕’再回来。”
他话刚落,坐在后排的王大爷就拄着拐站起来,拐杖头在水泥地上敲出“笃笃”的响:“赵市长,这监督员得选实在人——俺们向阳里的事,张丫头最清楚,去年冬天漏雨,她陪俺跑了7次县政府;李婶断药,她半夜送医院,选她,俺们放心!”
张桂兰正蹲在地上给大伙倒热水,听到这话手一抖,搪瓷杯里的水溅出来,烫在她的蓝布袖套上。她赶紧直起身,围裙上的碎花沾了点水渍,脸也红了:“王大爷,您别这么说,俺就是做了该做的……”
“啥叫该做的?”李婶从布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胰岛素盒子,举起来给大伙看,“去年俺断药晕过去,是张主任背着俺去的医院,还垫了医药费——高县长那会儿谁管俺?这监督员不选她,选谁?”
屋里的居民跟着附和,七嘴八舌地说“就选张主任”“没她,俺们的房子还漏着呢”。张桂兰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围裙的边角,心里像揣了团暖烘烘的棉絮——想起上个月街道办主任把“停职通知”拍在她桌上时,说“你再跟群众瞎闹,这主任就别当了”,那时候她躲在居委会哭,以为自己要丢了这份“不挣钱还受累”的差事,可现在看着满屋子信任的眼神,突然觉得之前受的委屈都值了。
林晓走到张桂兰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张姐,大伙选你,是因为你把他们的事当自家事——前作医保案的时候,陈谨主任就说‘基层干部的脚沾了多少泥,群众心里就有多少数’,你这脚,早把向阳里的路踩熟了。”
张桂兰抬头看林晓,眼眶有点发潮:“林组长,俺怕做不好……万一以后有啥问题没盯紧,对不起大伙的信任。”
“没人一开始就做得好,但只要你记着‘贴地走’,就错不了。”林晓从老赵手里接过一本红皮证书,封面上印着“隆安县民生监督员证”,字是烫金的,在晨光里闪着柔和的光,“这红本本不是荣誉,是责任——以后居民有诉求,你记下来;政府有承诺,你盯着;谁要是再敢‘拖’,你就直接找县纪委,我给你留电话。”
老赵接过证书,亲手递给张桂兰:“张主任,这证上的名字是你,但背后是大伙的期待。以后每月开一次民生排查会,你把大伙的问题带过来,我们现场给说法——不能再让高县长那样‘招商优先、民生靠边’的事发生了。”
张桂兰双手接过证书,指尖碰到烫金的字,有点发烫。她翻开第一页,里面贴着自己的照片,下面印着“监督职责:收集民生诉求、监督政策落实、反馈整改情况”。看着这些字,她突然想起十二年前刚当居委会主任的时候,老主任跟她说“当干部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那时候她还不懂,现在摸着这本红本本,突然就懂了——所谓责任,就是哪怕被威胁、被委屈,也不放下手里的笔,不停下跑政府的脚。
“俺……俺一定好好干。”张桂兰的声音有点发颤,她把证书抱在怀里,像抱着一团火,“以后俺每周都去向阳里、菜市场转,谁家的房子漏了、谁的报销没到账,俺都记下来;政府承诺的事,俺盯着进度,一天没落实,俺就问一天——绝不让大伙再受委屈。”
王大爷笑着鼓掌:“这丫头实在,俺们没选错!”屋里的居民也跟着鼓掌,掌声撞在墙上,又弹回来,裹着晨光,暖得人心里发甜。李婶走过来,拉着张桂兰的手:“桂兰,以后俺们就靠你了——以前见了干部躲着走,现在有你在,俺们也敢说话了。”
张桂兰用力点头,指了指桌上的笔记本:“李婶,您放心,俺这笔记本上,以后每一笔都记着大伙的事,清清楚楚,不糊弄。”她翻开新的一页,在第一行写下“2025年4月10日,当选民生监督员,责任在肩,不敢懈怠”,字迹算不上好看,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
老赵看着这一幕,对林晓说:“林组长,你说的对,民生不是靠喊口号,是靠这样的基层干部,把事一件一件落到实处——前作医保案抓了贪官,现在咱们建了监督机制,一堵一疏,才能守住民生的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反腐深渊回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反腐深渊回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