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医保局会议室的窗玻璃上,还沾着清晨的薄雾。陈谨坐在长桌一侧,指尖摩挲着桌上那份《医保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封面上“省级统一采购平台”几个黑体字,被阳光照得有些晃眼。他抬眼看向对面的市医保局局长赵建明,对方手里捏着一支笔,指节微微发白——显然,对这份“刀刃向内”的改革方案,局里还有不少顾虑。
“陈顾问,您说实话,”赵建明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把采购价和市场价实时联动,还要公开供应商资质——这不是把咱们医保局的‘底’全亮给老百姓看?万一有企业闹意见,或者数据出点差错,怎么收场?”
陈谨放下方案,想起半年前在清河县看到的场景:刘大妈抱着一纸箱用不上的药,坐在医保局门口哭,说“这钱都是我攒的救命钱,就这么被坑了”。他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温水,语气平静却坚定:“赵局,咱们办医保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捂盖子,是为了让老百姓敢看病、看得起病。清河县的案子还没过去多久,张志强他们就是把‘底’捂得太严,才敢把15块的药卖到45块。现在把采购价亮出来,老百姓能盯着,企业不敢乱抬价,咱们自己也能少犯错误——这才是保护咱们自己。”
这时,会议室门被推开,林晓拿着一摞报表走进来,额前的碎发沾着点汗。“赵局、陈顾问,这是改革试点区的初步数据,您看——”她把报表摊在桌上,指着“药品采购价对比”那栏,“试点医院的硝苯地平片,之前采购价45元,现在联动市场价后,直接降到16元,和药店一个价;还有感冒灵颗粒,从25元降到9元,比有些药店还便宜。”
赵建明凑过去看报表,眉头慢慢舒展。旁边的医保局业务科科长李芳却皱着眉:“可这预警系统也太‘灵敏’了——昨天刚上线,就触发了12条预警,全是社区医院的医生开了超过1个月的慢性病药。咱们要是每条都查,人手根本不够,还容易得罪基层医院。”
林晓拿起笔,在预警记录上圈出一条:“李科长,您看这条——光明社区医院的王医生,一天给5个高血压患者开了3个月的药,而且这5个患者住址都在同一个小区。要是以前,咱们可能觉得‘慢性病得长期吃’,可现在预警系统一标,咱们去核实才发现,这5个患者根本不认识王医生,是药店老板找他‘代开药’——这要是不查,医保基金又得被套走好几万。”
她顿了顿,想起走访时遇到的那位退休教师:“我上周去试点区回访,有个老教师说,以前去医院开药,医生总说‘多开点,省得跑’,他家里堆的药能吃到后年。现在好了,医生每次就开1个月的量,还跟他说‘吃完再来,顺便复查’——您看,这预警系统不是找事,是帮老百姓断了‘被多开药’的麻烦,也帮咱们堵住漏洞。”
陈谨看着林晓认真的样子,想起自己刚进纪检系统的时候,也像她这样,拿着证据跟人据理力争。他补充道:“预警系统不用‘每条必查’,可以按风险等级分轻重——高风险的比如‘同一医生、同一药品、大量开给不同患者’,立刻派人去查;低风险的比如‘偶尔一次开2个月药’,先打电话核实情况。这样既不浪费人手,也能把该管的管住。”
正说着,会议室的电话响了。李芳接起电话,听了几句,突然笑出声:“真的?访问量破百万了?好好好,我知道了。”挂了电话,她兴奋地对众人说:“刚接到信息中心的电话,咱们官网的‘药品采购价公示栏’,上线才半个月,访问量已经破百万了!还有不少市民在留言区说,现在买药前先上官网查价格,心里踏实多了。”
赵建明听到“百万访问量”,眼里终于有了笑意。他拿起方案,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行,就按这个方案推!下午开全局大会,把改革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头上。陈顾问,林组长,以后这改革的事,还得麻烦你们多盯着——别让咱们辛苦搞出来的制度,又成了样子货。”
“放心吧赵局。”林晓点头,指尖轻轻敲了敲报表上“民众监督奖”那栏,“咱们的监督二维码已经贴到各个医院、药店了,昨天还有市民举报一家药店‘刷医保卡买日用品’,我们下午就去核实。只要老百姓愿意帮咱们盯着,这制度就塌不了。”
离开医保局时,已经是中午。阳光透过薄雾,把街道照得暖洋洋的。陈谨和林晓并肩走在人行道上,路过一家药店,门口的电子屏上正滚动播放着“医保采购价公示,扫码查询”的字样。有个大妈拿着手机,凑在二维码前扫码,嘴里念叨着:“以前买个药,总怕被坑,现在能查价格,还能举报,政府总算给咱们办了件实在事。”
林晓看着大妈的背影,轻声对陈谨说:“陈主任,您说咱们这么折腾,值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反腐深渊回响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反腐深渊回响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