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安排如同五根坚实的支柱,支撑着“新纪元”这艘巨轮在波涛汹涌中稳健前行。深空母舰的龙骨在船坞中缓缓铺就,规则解析的触角探向未知的深渊,文明方舟在海底悄然构筑,安保的铁壁愈发森严,而秦风自身对力量的锤炼也从未停歇。
就在这高速运转的节奏中,一个看似不起眼,却与“新纪元”安危息息相关的技术需求,摆到了秦风的面前——需要一套全新的、超高精度的全球地质活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上次海底火山喷发带来的毁灭性海啸,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虽然【暴富预测】功能能够提前预警,但其机制玄奥,无法作为常规的、可解释的科学预警手段。“新纪元”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能够提前感知地壳异动、尤其是周边海域地质灾难的“眼睛”和“耳朵”。
这个任务,被交给了科学理事会下属的地球物理与海洋工程部门。
部门负责人,是一位名叫史密斯的德裔老教授,作风严谨,甚至有些古板。他带领团队,很快拿出了一套基于现有最先进技术的监测网络设计方案。该方案计划在“新纪元”周边海域以及全球主要地质活动带,布设大量高灵敏度地震检波器、海床压力传感器、水温盐度探测浮标等,组成一个密集的观测网络。
方案本身没有问题,中规中矩,是学界通行的做法。
但当这份方案提交到秦风这里做最终审批时,他只是扫了一眼,便直接打了回去。
“不够。”秦风言简意赅地对前来汇报的史密斯教授说道。
史密斯教授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有些不服气:“秦先生,这已经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方案了!探测精度和覆盖范围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秦风抬起眼,看着他,语气平淡:“顶尖?史密斯教授,你指的是……被上次那场海啸打得措手不及的‘顶尖’水平吗?”
史密斯教授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那次是特例!VEI-6级以上的火山喷发本身就极其罕见,预测难度极大!”
“我要的,就是能预测这种‘特例’的系统。”秦风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新纪元’的未来,不能寄托在‘罕见’和‘侥幸’上。我们需要的是绝对的预警能力,至少,要能提前数天,精准锁定类似规模的灾害。”
“数天?!这不可能!”史密斯教授失声叫道,“以人类现有的科技,能提前几小时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就已经是极限了!地壳活动复杂多变,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的预测模型!”
“不存在?”秦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那只是因为在你们的认知里,它不存在。”
他不再与史密斯教授争论,直接唤出了系统光屏,心神沉入【超强科技】的浩瀚数据库。
他需要找的,不是那种被动接收地震波的传统“地震检测仪”。那太落后,太被动。
他要的,是一种能够主动“感知”地壳应力积累、能量流动,甚至能一定程度上“解读”地球内部“脉搏”的……先知之眼!
他的意识在无数科技分支中快速搜寻,掠过常规的地震学、地质力学,直接奔向那些涉及能量场感知、宏观量子效应、乃至行星级信息读取的前沿甚至……禁忌领域。
终于,一个名为【地脉共振谐波分析阵列】的技术蓝图,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项技术的原理极其玄奥,它并非直接探测地震波,而是通过向地壳注入特定频率的、极其微弱的和谐能量脉冲,然后监测这些脉冲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与地幔对流、板块应力等宏观地质活动产生的“背景共振”之间的干涉与畸变。
通过分析这些极其细微的畸变模式,结合超强的算力进行逆向推演,理论上可以构建出地球内部实时的能量流应力图谱,从而像医生把脉一样,提前“诊断”出地壳哪些部位正在积累危险的能量,甚至预判其释放的方式和规模!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现有地球物理学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星球级的诊断术!
就是它了!
秦风眼中精光一闪。
“通知工程部和材料实验室。”秦风对等候在一旁的苏文倩吩咐道,“暂停史密斯教授的原方案。新的监测系统,由我亲自设计。”
“是,先生。”苏文倩毫不意外,立刻应下。
史密斯教授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秦风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带着满腹的疑虑和一丝被轻视的恼怒,离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秦风将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这套【地脉共振谐波分析阵列】的设计与制造中。
核心技术由【超强科技】提供,但具体的工程实现,则需要“新纪元”现有的工业体系来完成。这涉及到超精密能量发射器的制造、极其灵敏的干涉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一套能够处理海量干涉数据、进行实时应力图谱重构的超级算法。
这无疑又是一个挑战现有工程极限的任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全球神豪:我的系统能买下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全球神豪:我的系统能买下全世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