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金城,我继续东行。心中的目标依旧明确,但步伐却不复之前的急促。正如我所想,有些事,强求不得,尤其是涉及魂灵苏醒这等逆天之事。月悟师兄的告诫、师父的话语在耳边回响,躁动的心渐渐沉静下来。
既然急不来,那便随缘而行。赊刀人的本分,是行走世间,遇缘则化,遇难则帮。或许,在这红尘历练中,积累功德,明心见性,本身便是唤醒她们的一味药引。
我刻意放缓了脚步,不再一味追求深山古迹,也开始流连于市井人间。身上的“寂灭”之气依旧存在,但随着我心境的平和,那与天地格格不入的疏离感似乎淡了几分。银宝也渐渐适应,偶尔会从我怀里跳下,在无人处撒欢跑上一段,但总会很快回到我身边。
这一日,我行至关中平原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时值初秋,天高云淡,古城墙巍峨,街上行人如织,充满了烟火气息。
我在城隍庙附近寻了家老字号客栈住下。傍晚时分,信步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看着两旁店铺林立,灯火初上,叫卖声、谈笑声不绝于耳。这一切的热闹与生机,与我体内的“荒芜”寂灭之意形成鲜明对比,却奇异地并不冲突,反而让我有种“旁观红尘,体悟生死”的微妙感触。
行至一处街角,见一个卖糖人的老汉摊位前围了不少孩童,欢声笑语。我驻足观看,那老汉手艺精巧,熬化的糖稀在他手中几下摆弄,便化作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引得孩童们阵阵惊呼。
我心中微动,走到摊前,笑着说:“老丈,赊个糖人可好?”
老汉抬头,见是个道士,笑道:“道长说笑了,小本生意,概不赊欠。您要哪个,现钱买便是。”
我亦笑道:“非是赖账。贫道赊刀人,今日不赊刀,想赊个缘法。我观老丈今日眉间隐有郁气,可是家中有什么烦难?我赊你一个糖人,预言:三日之内,烦心自解。若应验则可。若不验,我自来此付你糖钱,这糖人就算我送与孩子们的。”
老汉一愣,周围的人也好奇地看过来。赊刀人这行当,在民间传说中神神秘秘,但真正见过的不多。他犹豫了一下,看着我和善的目光,又想到家中近日为儿子婚事彩礼发愁的窘境,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成!道长既然开口,小老儿信您一回!”说着,挑了个最大的糖葫芦状的糖人递给我。
我接过糖人,并未自己吃,而是转身递给了旁边一个眼巴巴看着、衣着略显破旧的小女孩:“送你吃了。”
小女孩又惊又喜,看看我,又看看老汉,不敢接。老汉笑道:“丫头,拿着吧,这位道长请客。”小女孩这才怯生生接过,小脸笑开了花,脆生生道:“谢谢道长叔叔!”
我摸了摸她的头,对老汉稽首一礼,转身离去。身后传来老汉的嘀咕和其他人的议论声。我并未动用任何法力,只是凭借赊刀人的直觉,感知到老汉近期会有一笔意外之财或转机,足以解决他的小麻烦。这微不足道的“赊糖”,结个善缘,于我而言,也是一种修行。
三日后,我再次路过那街角,老汉远远看见我,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来,非要塞给我几个糖人,连声道谢。原来,他失散多年、本以为早已不在人世的兄长突然寻来,不仅还了旧债,还资助了他一笔钱,儿子的婚事顿时有了着落。
我收下糖,笑道:“缘法如此,老丈不必客气。”心中却无太多波澜。这只是红尘万象中极小的一粒尘埃。
此后数日,我便在这古城中盘桓。有时在茶馆听书,有时在古玩市场闲逛,有时则出城登高,远眺秦岭连绵。
这一日,我信步走入城南一条僻静的老街。街道两旁多是些经营香烛纸钱、算命看相的小店,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纸钱的味道。我的目光被街角一家极其不起眼的店铺吸引。店铺没有招牌,门脸狭小,里面光线昏暗,隐约可见堆满了各种旧书、罗盘、铜钱等杂物。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者正伏在柜台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翻阅一本线装古书。
吸引我的,并非店铺本身,而是从店内散发出的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精纯古老的“愿力”波动。这股愿力并非香火信仰,更像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与某种特定契约或誓言相关的力量。
我心中一动,迈步走了进去。
店内空间逼仄,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的纸张和木头味道。老者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打量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客人想看点什么?”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我目光扫过店内杂乱无章的物品,最后落在他手中那本线装古书上。书页泛黄,封面没有任何字样,但那精纯的愿力波动,正是从这本书中散发出来的。
“老人家,您这本书,有些特别。”我直接开口道。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合上书,淡淡道:“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不值什么钱,胡乱翻翻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阴阳先生之赊刀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阴阳先生之赊刀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