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了笑,在他对面的凳子上坐下:“贫道齐振华,是个赊刀人。对蕴含缘法愿力之物,比较敏感。老人家这本书,若我所料不差,恐怕并非寻常读物,而是与某种古老的‘契约’或‘承诺’有关吧?”
老者闻言,身体微不可察地坐直了一些,仔细地看着我,半晌才缓缓道:“赊刀人……没想到这年头,还能遇到真正的赊刀人。道友眼力不凡。不错,此书并非道经典籍,而是我祖上一位曾与‘城灵’立下守护契约的先辈所留的手札,记载了一些旧事和感悟。”
“城灵?”我略感好奇。山川草木皆有灵,城市历经千年,汇聚万家烟火、众生愿力,孕育出“城灵”也并非不可能。只是如今末法时代,灵气稀薄,这等存在大多隐匿或消散了。
“是啊,”老者叹了口气,眼神有些悠远,“据手札记载,唐时此城繁荣,城灵显化,护佑一方。我祖上曾有恩于城灵,遂立下契约,后代子孙需世代守护城中一口古井,那井与城灵气运相连。唉,可惜沧海桑田,古井早已湮没,城灵也数百年未曾显圣,这契约,怕也只剩个名头了。”
他摩挲着手中的古书,语气中带着一丝落寞。
我感应着那书中精纯的愿力,心知这契约之力并未完全消散,只是潜藏极深。我沉吟片刻,道:“老人家,既然遇上了,便是缘法。可否容我一观那古井旧址?或许,能有所发现。”
老者犹豫了一下,或许是出于对赊刀人传承的信任,或许是心中还存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最终点了点头:“也罢。那旧址就在城东现已荒废的慈恩寺后园,早已平为菜地,没什么好看的了。道友若感兴趣,自去便是。”
我道了声谢,又问清具体方位,便起身告辞。
离开小店,我径直往城东而去。慈恩寺果然早已破败,只剩断壁残垣,后园更是被开垦成了几畦菜地。但在我的感知中,这片土地下方,确实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几乎与地脉融为一体的灵性波动,以及一股被岁月尘封的契约愿力。
我站在菜地中央,闭目凝神,将自身灵觉与脚下大地相连,细细感应。那丝灵性波动如同沉睡的婴儿,微弱却纯粹。而那契约愿力,则像是一把生锈的锁,锁着某种联系。
我尝试着引动一丝混沌之力,并非强行破开,而是以温和的频率,轻轻触动那沉睡的灵性和古老的契约。
良久,地底那丝灵性波动似乎微微增强了一丝,仿佛从悠久的沉眠中被唤醒了一丝意识。一股微弱却清晰的意念传入我脑海,带着茫然与沧桑:“……是谁……唤醒……守约者……何在?”
成了!这古城之灵,竟真的还有一丝残存!
我以神念回应:“守约者后代尚在,谨守承诺。我乃过路修士,感应到此地缘法,特来查看。”
那城灵残念沉默了片刻,传递出一股悲伤的情绪:“……城已非城……灵脉将枯……契约……无力回天……”
我能感受到它的虚弱,如同风中之烛。如今的古城,虽有人烟,但现代气息冲刷,古老的格局和气运早已改变,支撑城灵存在的根基正在不断削弱。
我心中暗叹。这便是时代变迁,非人力所能挽。即便守约者后代仍在,面对这滚滚大势,又能如何?
但既然遇上了,总不能袖手旁观。我沉吟片刻,道:“我虽无法逆转乾坤,或可助你稳固残灵,延缓消散之期。他日若遇有缘人,或能重续契约,再聚气运。”
说着,我并指如刀,引动一丝微弱的混沌本源之力,混合着自身一丝功德愿力,在空中刻画了一个小小的“固灵阵”符印,轻轻拍入地下。这阵法无法补充城灵消耗,却能如同一个保护罩,减缓它灵性流失的速度。
那城灵残念感受到符印中蕴含的温和而强大的力量,传递出一丝感激之情:“……多谢……道友……此恩……铭记……”
随着符印融入,地底那丝灵性波动似乎稳定了一些。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至于未来如何,就看它的造化和是否真有新的“守约者”出现了。
做完这一切,我悄然离开慈恩寺废墟。回到客栈,心中颇为感慨。赊刀游历,所见所闻,皆是因果缘法。今日之事,虽未能改变大局,但种下一丝善因,或许未来能结出意想不到的善果。
夜色渐深,我盘坐榻上,意识沉入坐忘烟霞境。
境中依旧云霞缭绕,生命树苗洒下柔和光辉。白若寒的光茧安静如昔,李珊珊的光茧也暂时稳定,那丝精纯的寂灭之气似乎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
月悟师兄的身影在一旁显现,看了我一眼,淡淡道:“红尘炼心,亦是修行。你身上那股与世隔绝的戾气,淡了不少。”
我点点头:“强求不得,便顺其自然。行走世间,积攒功德,体悟生死寂灭与生机勃发之间的流转,或许本身就是通往唤醒她们的道路之一。”
月悟师兄不置可否,只是道:“心念通达,便是进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阴阳先生之赊刀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阴阳先生之赊刀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